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步移景异
【答案】步移景异是指在中国园林中,由于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成,以及游路的奇巧设计,所以在欣赏游玩过程中景观变化不断。
2. 清漪园
【答案】清漪园位于北京城西北,圆明园之西,玉泉山之东,全园面积约290公顷,是一座山水结合、以水为主的自然山水阮},现更名为颐和园。1750年(乾隆十五年),开始建设,至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完工,北部万寿山呈一峰独耸之势,在山上集中建造了大量的点景建筑; 南面为昆明湖,形成开阔的山前观赏范围。1860年(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全部破坏。光绪中川,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建设费二千万两白银修复此园,1888年(光绪十四年)完成,基本上保持了原清漪园的格局,至此更名为颐和园
3. 石碑
【答案】碑多指墓碑,以及追述功德的纪念性刻石。石碑的构造以墓碑为代表,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上端称碑首,碑首方形的称碑,园形的称竭,尖形的称纷头揭,碑额上用篆书或隶书刻写碑题; 碑身通常为长方形,高六尺左右,正面刻碑文,背面刻一些辅助性文字:碑座有方形和龟蚊等形制。
4. 园圃
【答案】“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为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并有界定四周的范围。西周时,往往园、圃并称,其意亦互通。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果蔬纳入市场交易,民间经营的园圃亦相应普遍起来,带动了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和栽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也从单纯的经济活动逐渐渗入人们的审美领域。
二、填空题
5. 圆明园中,由西方传教士设计了_____、_____等西洋楼景区的景点。
【答案】谐奇趣; 大水法
【解析】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由谐奇趣、黄花阵、养
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
6. 计成在其著作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园林造园规划的两个原则,一是_____,二是_____。
【答案】《园冶》; 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解析】《园冶》是中国占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它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处理方面的问题。明末造园家计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完成。《园冶》篇首提出两个设计原则:(1)景到随机:园林造景要适应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白的长处、避开短处;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给人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建筑的配置必须服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7. 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是指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乏众多叠石上乘佳作,比如扬州_____、苏州_____等。
【答案】蓬莱; 瀛州; 方丈; 个园; 环秀山庄
【解析】《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而蓬莱海域常出现的海市唇楼奇观,更激发了人们寻仙求药的热情,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纷纷到蓬莱开始了寻仙活动。
8. _____和_____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
【答案】狩猎; 通神
【解析】最旱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是“囿”,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囿”为狩猎之用,而“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三、简答题
9. 简述隋唐园林的主要成就。
【答案】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现将全盛时期造园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大致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①“皇家气派”作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②“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内容、功能和艺术形象的综合,给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它的形成,标志着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政治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③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人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①开始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把诗、画情趣赋予园林山水景物,以诗入园、因画成景已见端倪。
②以山水景物诱发游赏者的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己处于朦胧状态。
③“中隐”思想以及官僚阶层的壮大和官僚政治的成熟推动了士流园林的发展。
④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促成了文人造林的兴起。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①城市寺观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观园林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②郊野寺观的园林(包括独立建置的小园、庭园绿化和外围的园林化环境)把寺观转化为兼有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郊野的生态环境。
③宗教建设与风景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区和“园林寺观”的发展。
(4)公共园林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①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丰富了城市总体的天际线,增益了城市绿化效果。
②长安的绿化不仅局限于城区,还以城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了近郊、远郊乃至关中平原的绿色景观大环境的烘托。
③长安的绿化建设情况经传播影响及于国外。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①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园林中的“置石”比较普遍,“假山”一词开始用作园林筑山的称谓。
②园林的理水,除依靠地下泉眼而得水外,更注意从外面的河渠引来活水。
③园林植物题材更为多样化。
④园林建筑从极华丽的殿堂楼阁到极朴素的茅合草堂,它们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均丰富多样而不拘一格。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①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②第四个特点意境的含蕴处在朦胧的状态。
③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并在世界崭露头角,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四、论述题
10.列举唐代离宫别馆中的代表性园林。
【答案】(1)华清宫
①临撞骊山,素负盛名。这里峰峦叠翠,松柏菊郁,山色纯清,形似骊马,故名骊山。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