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71中外美术史(教)[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吴门画派

【答案】吴门画派是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地区的文人画流派。该派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代文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画家。

2. 《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夜宴图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该画构图严谨,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特别是韩熙战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堪称中国画史上的名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 齐白石

【答案】齐白石,原名齐纯芝,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书工篆隶,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主张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代表画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4. 太平天国壁画

【答案】太平天国时壁画盛行。壁圈多承载宣传教化、粉饰太平和为太平天国歌功颂德的政教功能。据记载,太平军每攻下一城一县,都在墙、门、梁、枯上作画。多为反映当时军事斗争的题材。此外,还有很多富有装饰意味、喜庆吉祥的花鸟和山水等。

5. 写意画

【答案】写意画即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写意画偏重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融入。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多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6. 明式家具

【答案】明代家具在继承宋、元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标准,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被誉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简、厚、精、雅。多用名贵硬木材料制造,以其坚硬细密的质地、典雅稳重的色调、变幻莫测的天然纹理、简洁优美的艺术造型,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作品内涵与外在美的协调统一。

7. 金陵画派

【答案】金陵画派指清康熙、乾降年间活动于南京地区的绘画流派。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代表人物是以龚贤为首的数位画家。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龚贤,因其作品中往往呈现出“白龚”、“黑龚”两种面貌,造成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代表作品有《夏山过雨图》。

8. 决澜社

【答案】“决澜社”是西洋画团体,1931年9月由庞薰某、倪贻德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组织过多次展览,1935年自行解散。决斓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起步具有开创意义。

9. 昭陵六骏

【答案】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醋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 躺". “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骤“青雅”、“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完美地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魄。

10.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答案】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高度写实的技艺,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时节风貌的一幅绘画杰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二、论述题

11.阐述中国山水画的演变与发展。

【答案】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其发展演变表现在:

(1)秦汉时期

山水画作为绘画题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岩画上,秦汉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中也时有出现,但仅作为图符或宣教故事的衬景。

(2)魏晋

魏晋以后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和自觉的山水画,反映出中国古代山水意识及相应审美观的变化,体现出中国绘画自身发展的性质和规律。宗炳的《画山水序》对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3)隋唐

隋唐的山水画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道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金碧山水一派。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长卷; 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创水墨山水一派。山水画由此自立门户,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4)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山水画步入发展期,并逐步走向成熟。效法完备、构图以全景式旱现。一些画家深入自然,形成两种不同风格和画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5)北宋

北宋的山水画主要沿袭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着重塑造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形象。

①宋初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李成尤负盛名。中后期山水名家有郭熙、王洗等,皆受李成影响,同时又出现以燕文贵的集山水界画于一体的“燕家景致”,以赵令穰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父子创造的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米家山水”和以王希孟、赵孟坚为代表的臻丽细密著称的青绿山水。

②南宋政权建立后,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以青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章法、截景式构图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

(6)元代

元代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融合,但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致使一部分汉族士大夫虽身在统治机构,政治上却难以施展,只能寄情于诗文书画,把宋金以来形成的文人画绘画推向新的高潮。

如元四家,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地受赵孟频影响,以绘画作品鲜明地表现他们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①他们的山水画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的山水根据,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

②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的风貌。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可为一例。但情调上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③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倪瓒的《六君子图》即以六棵树比拟为“六君子”,同时以喻自我。

元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7)明清

明清的山水画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时代。所谓继承与创新是就明清时期画家对待传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