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71中外美术史(教)[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三大石窟
【答案】三大石窟是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11个朝代不断修造。洞窟内保存大量精美的壁画、雕塑,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创建于文成帝和平元年,由沙门统昙耀主持开凿5所,称为“昙耀五窟”。“昙耀五窟”主体造像高大,体现君权、神权的统一,受凉州造像的影响,并反映中业造像的特色。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书法史上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自古阳洞。
2. “二王”
【答案】“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有《兰亭序》、《官奴帖》、((姨母帖》等。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代表作有《鸭头丸帖》、《洛神赋》等。
3. 唐三彩
【答案】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4. 白阳青藤
【答案】白阳青藤是指明代中叶的两位花鸟画大师。陈淳号白阳山人,其后的徐渭晚号青藤,画史上并称“白阳青藤”。他俩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 金陵画派
【答案】金陵画派指清康熙、乾降年间活动于南京地区的绘画流派。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代表人物是以龚贤为首的数位画家。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龚贤,因其作品中往往呈现出“白龚”、“黑龚”两种面貌,造成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代表作品有《夏山过雨图》。
6. 高颐阔
【答案】高颐阔,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前的威仪性建筑,位于四川雅安,它是仿木结构的子母17,包括台基、网身、17楼、屋顶四部分。高颐网是全国唯一碑、墓、神道、石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葬制实体,其17身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雕刻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珍贵古迹。
7. 吴带曹衣
【答案】“吴带曹衣”指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势圆转,衣服飘举; 而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后人因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两种著名的描法也流行于古代造像。
8. 雕漆
【答案】雕漆是唐代创造的漆器新产品,它是先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这种做法现在通称剔红。
9. 南宋四家
【答案】南宋四家又称“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南宋四家发展出了南宋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这种“一角半边”的构图,在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这是“南宋四家”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在艺术上高度提炼得到的构图样式,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李唐代表作有《清溪鱼隐图》,刘松年有《四景山水画》,马远有《踏歌图》,夏圭有《溪山清远图》。
10.仕女画
【答案】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 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到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张首、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张首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如《挥扇仕女图》卷等。
二、论述题
11.当代中国画的人物画创作于教学积极有效的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请以历史眼光举例论述其中的得失经验。
【答案】(1)近代中国画一方面延续着古代纯熟的笔墨传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衰微的颓势,人物画尤其颇不景气,除了陈洪缓、任伯年等少数人物画名家面貌独特,几乎都受到僵化的笔墨程式的束缚,人物造型的程式化概念化相当严重。直到“五四”运动以来西式美术教育的空前普及和西方写实绘画的素描造型的大量引进,才打破了中国人物画千人一面的僵局。
(1)徐悲鸿是倡导输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一代宗师。他在《中国画改良论》中就呼吁:“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素描造型对笔墨技法的损益,写实造型特别是光影素描造型有碍笔墨的充分发挥,中国画中笔墨相对自由的书写性、水墨在宣纸上的渗透性及其控制、笔法及其丰富的力感与趣味等等,都与逼真的造型要求有矛盾。
(2)中国画的笔墨是建立在造型的基础上的。近年来,由于引入科学的素描造型训练,中国人物画在把握似的方面,取得了超越历史的突破,但在研究注重不似之似的中国艺术造型形式在绘画中的规律方面仍是薄弱的。提高写实造型和笔墨技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以形写神”式的表面结构比例和形象特征的掌握,以及笔墨技巧对于不同形态质地的物象质量感的表现,从而削弱了对中国绘画的精神特质和人物画造型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3)西方绘画的培养模式和旧式传统中国画教学相比,有其优缺点:
①优点:在造型上提高了中国圆的造型能力和写实能力,使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更多地吸收外来艺术,尤其是西画的有益因素,使现代中国画出现多元的新面貌,
②缺点:忽略了对中国画传统的学习。在这样的中国画教学体制之下,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或多或少地带有学院式中国画素描教学的痕迹,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和西方写实绘画的素描造型矛盾的两极之间徘徊不定。
12.近代江浙画家群是哪些画家? 分析他们有哪些艺术风格和特征。
【答案】浙派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最早形成于明代,钱塘人戴进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独特的风格创立了“浙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别命名的绘画流派。近代江浙画家群的主要画家有黄宾虹、潘天寿故、和傅抱石等。
(1)黄宾虹
黄宾虹,学养渊博,著述宏富,诗书画印及鉴赏皆精,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匠。主要艺术风格:
①最突出的成就是山水画,遍游祖国名山大川。
②“黑,密,厚,重”是其独特风格。对中国画笔墨技法有深入研究,概括出“五笔七墨”。“五笔”:平,圆,留,重,遍。“七墨”:浓,淡,破,泼,积,焦,宿。
③喜欢夜山和晨昏的山,常呈现深沉苍老之色,用墨浓重以追求山水画浑厚华滋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