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当代教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采用将课文内容以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学习策略基本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复述策略是通过画线、复习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以利记忆的过程; 精细加工策略一般通过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等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通常采用列提纲、画网络关系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形式,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答案】B

3. 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 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 福建船政学堂

C. 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 福州电报学堂

【考点】近代教育机构的特点。

【答案】B

【解析】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于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设立于福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它通过工读结合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开创了我国近代职工在职教育的先声,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1874建立的专门技术学校是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1876年设立的福州电报学堂、1892年设立的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因此,答案选B 。

4.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5. 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地方是其( )。

A. 创新性

B. 价值性

C. 规范性

D. 可行性

【答案】D

6. 西欧中世纪大学所设学科一般为( )

A. 文科、法学科、医学科、神学科

B. 文科、理科、医学科、神学科

C. 文科、理科、法学科、医学科

D. 文科、理科、法学科、神学科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掌握程度。最初的西欧中世纪大学只设医学或法学或文科,如最初的萨勒诺大学就只教医学,波伦亚大学只教法律,而巴黎大学侧重文科(liberal arts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大约到14世纪,一般的大学都有文科、法学、医学和神学科4个学科。这道题考查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7. 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

A. 打扫校园

B. 植树造林

C. 拥军优属

D. 帮老助残

【答案】A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 )

A. 拉伊

B. 凯兴斯泰纳

C. 蒙台梭利

D. 克里斯曼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的了解掌握程度,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凯兴斯泰纳,他认为劳作学校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为国家培养又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他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教育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他们是三位一体的。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感官教育、关于自由、纪律与工作的关系是非常有特色的,蒙台梭利还要联想对比下福禄培尔。克里斯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学的倡导者。

9.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 )。

A. 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

B. 新大学运动

C. 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

D. 大学推广运动

【答案】D

【解析】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它在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大学运动,是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城市成立了新大学。这些大学的共同特点是:私立,不问教派,男女学生均可进入,采取寄宿和走读两种制度,重视科学、数学和商业。进入新大学的学生多为工商业资产阶级子弟。在新大学运动的作用下,产生了大学推广运动,是英国传统大学参与社会,为工人阶级提供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激发了传统大学的活力也扩大了普通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因此,答案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