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56心理测量[专业硕士]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这里,题目间的一致性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2. 顺序数据
【答案】顺序数据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指用来表示顺序、等级的数据。如优、良、中、差等,对于这类数据,要反映平均水平,只能用中位数表示。
3. 心理健康评估
【答案】心理健康评估是开始于20世纪初的一项社会工作,评估的对象涉及病人和健康人。心理健康强调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其评估的内容涉及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健康史自我报告、个人档案、观察、晤谈、生物医学检查、心理测验等。心理健康问卷是心理健康评估主要的标准化手段之一,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以数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一过程称为评定。
4. 画人测验
【答案】画人测验是一种测量儿童智力的方法。它施测方便,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使用广泛。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论男、女),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以及服饰细节等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画人测验的最初意图是用图画代表儿童的言语表现,了解儿童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画人测验与推理、空间能力和知识的相关高,能有效测量儿童智能成熟程度及多种能力。但该测验在评分上较为主观,对于不会绘画及绘画水平很高的儿童都不太适用,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慎重。
5. 标准九
【答案】标准九是根据标准Z 分数的公式衍化而来的一种标准分数。它将全部分数排在1分〜9分之内,均数为5, 除两端外,标准差为2。其计算公式为:标准九分=5+2Z。标准九已日益广泛地用于解释能力和学绩测验的结果。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适合用简单图表方式比较两种测验
结果;只有一位数,计算机穿孔卡上可打成一行。其缺点是不够精密。
6. 投射测验
【答案】投射测验是心理学上对人格进行测验的一种特殊技术。在测验的过程中,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由专家分析其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各种刺激情境的作用就像银幕一样,被试把他的人格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投射测验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一个人内在的、比较隐匿的问题。
7. 文件筐测验
【答案】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选拔管理人才使用最多的方式之一。也称公文测验,测验时主试给被试一些公文,这些公文是经理或高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必须处理的,其中有电话记录、命令、备忘录、请求报告等各种函件,是根据每个经理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而设计的,要求候选人在一定时间内处理完毕。处理后还要通过文字或口头方式,回答这样处理的原则与理由。评价人观察候选人的活动,看他们是否有系统性,是否能建立先后次序,是否能授权下级等。
8. 表面效度
【答案】表面效度是指测验使用者或被试的主观认识上觉得有效的程度。顾名思义,表面效度就是一个测验在使用者或被试看来,直觉地认为它在测量什么,是否测到了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种认识是主观的,严格说来,表面效度不算是效度. 它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但是表面效度可以取得被试者的合作。
二、简答题
9. 请简述效度的种类。
【答案】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主要应用于对学绩测验的评估。一个测验要有内容效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有定义得完好的内容范围;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判断、统计分析、经验法等。
(2)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也称构想效度,是指测验能说明心理学上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或是用心理学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结构效度的特点包括:其大小首先取决于抽象的心理理论;当观察分数无法证实理论假设时,不一定说明该测验的结构效度不高;结构效度不是靠单一数量指标描述的,而是通过对测量内容选择的证据累计起来确定的。
(3)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即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效标是衡量测验是否有效且独立于测验的外在指标。效标效度一般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一个数量指标,因而又可以称为统计效度。
10.简述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
【答案】韦氏智力测验根据被试年龄的不同,分为韦氏幼儿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于1949年编成,用于6〜16岁的青少年。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及12个分测验。
①言语分量表
a. 常识测验,测查一般知识、兴趣及长时记忆等能力;
b. 领悟测验,测查判断和社会适应能力;
c. 算术测验,测查心算、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d. 相似性测验,测查抽象概括能力;
e. 数字广度测验,测查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f. 词汇测验,测查词汇、言语表达和长时记忆等能力。
②操作分量表
a. 数字符号测验,测查注意力、短时记忆力、眼手协调运动和思维灵活性等能力;
b. 图画填充测验,测查知觉和视觉空间组织能力;
c. 木块图测验,测查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和眼手运动协调能力;
d. 图片排列测验,测查部分与整体和逻辑联想能力;
e. 物体聚合测验,测查想象力、利用线索和眼手协调能力;
f. 迷津测验,测查空间知觉、计划和眼手协调能力。
言语分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和操作分量表中的迷津测验是备用测验。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特点
①测量具有复杂的结构,测验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列。不仅包含言语量表,还包含操作量表。言语分测验与操作分测验交替进行。
②采用分量表的形式,将测验同一种智力的项目集中起来汇成分测验,各种年龄的受试者接受同样的分测验,这样可以对各种智力进行比较,且节省指导测验的时间。
③用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其平均分为100, 标准差为15。
11.CTT 模型及其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 与真分数(T )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为E )。即:X=T+E这就是CTT 的数学模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