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2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30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44 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综合考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54

一、简答题

1.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答案】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1)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整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反映这类关系的层次之间接触界面的宽窄。

(2)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

①一生中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

②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2. 角色冲突及其主要类型。

【答案】(1)角色冲突的概念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2)角色冲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①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②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a. 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仟,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由于这种情况常使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与精力上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也有人把它称为“角色紧张”。

b. 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

c. 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当处在某一角色上的人需要在两种尖锐对立的目标上做出选择的时候,便容易发生这种单一角色内部的冲突。

(3)角色冲突妨碍与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应尽力避兔。防止角色冲突没有统一

和固定的措施,而只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针对一个人因承担角色过多而造成的角色紧张,就应减少他的过多的兼职,使他能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岗位上。针对因角色规范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就应采取使人的角色单一化的做法,即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3. 简述福柯的系谱学特征。

【答案】(1)福柯反对靠某种社会理论来把握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的基本结构与意义的意图。他认为普遍化理论的缺陷在十简单化倾向和排他性特征。要正确地理解千差万别的社会冲突与运动必须采用地方性、灵活多变、暂时性的话语。

①谱系学就是“能够阐明知识、话语、客体领域等事物之构成的一种历史形式,它不需要参照某个主体,不管这个主体是否超越了事件场,还是顶着空洞的身休贯穿于历史”。

②谱系学主要是揭示当前的主体话语与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出客观化的理性形式及其真理与知识体系作为历史性的偶然而非永恒的必然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福柯指出,支配性话语对社会的规范化和对人的塑造,如肉体、欲望、自我、各色人群等都受到权威话语的约束和规范。

(2)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分析,揭示了隐蔽在中立或友善面具下的权力与统治的实际运作状况。他把权力定义为:“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产生了范围广泛但却从未完全稳定的统治效应。”代权力是一种关系性权力,它在无数的点上被运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来都不是某种可以获得、抓住或分享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或可供争夺的权力源泉和中心,任何主体也不可能占有它,权力纯粹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权力是分散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无主体性的和生产性的,它构建了个体的躯体和认同。权力和知识的历史分析表明,知识通过把人们构造为主体来生产权力,知识被用于支配主体。

(3)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得出的结论是:“话语是危险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试图对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话语形式施加控制”。因此,“在一个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中,真正的政治任务应该是去批判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中立而又独立的制度的运作; 应该用批判的方法揭去这些制度隐蔽地发挥其作用的政治暴力的假面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它们”。

4. 试以社会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社会越轨。

【答案】(1)失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默顿从价值上将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 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社会依据它的规范体系认为是值得有、值得存在的东西; 制度化手段是社会认为是合法地获得文化目标的方式。

默顿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②默顿根据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两个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五种适应模式,如表所示。

“+”表示承认文化目标,或采用制度化手段;

“-”表示不承认文化日标,或不采用社会认为合法的制度化手段。

附合,既接受社会的文化目标,又遵循社会认为是合法的制度化手段。

创新,是指人们认为社会的文化目标是正当的,但却采取为社会所不允许的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

形式主义,是指那种己经失去了社会中的文化目标,而盲目地坚持那些制度化手段的现象。 隐退主义,既反对文化目标,也反对达到这些目标的制度化的手段。

反抗,既反对惯常的目标,也反对社会倡导的手段,他们期望在变革之后有一种新的目标和新的手段。

③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包括犯罪行为)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在上述五种适应类型中,除第一种类型外,其他四种模式都是程度不同的越轨行为。

(2)我国当前社会里很多人追求的主要目标是金钱和权利等,一些因贫困而上不起学、无专业技术的普通工人,由于地位低、工资不高、缺少就业机会等等,决定其不可能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多的金钱。

另外我国的一些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还不太完善,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些人可以依靠某些不正当的于段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许多财富。但是有些人,由于自身原因比如贫困、残疾、疾病等原因通过社会上所普遍认为的合法的制度手段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就会挺而走险作出社会越轨行为,有时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为了实现取得较高社会地位和得到较多金钱的目标,往往不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而采用非法手段,即他们由于被剥夺了合法地获取财富的机会,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方式获得成功,只好求助于盗窃、抢劫之类的非法的、犯罪的手段。默顿认为这是下层社会财产犯罪率偏高的原因。

(3)我国政府需要在制定国家制度和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更多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小是因为社会制度或者其他外部环境等小公平因素而使一些人缺少实现自己目标的机会和渠道。

5. 社会政策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社会政策调整的方法主要包括:

(1)政策替代。政策替代即用新政策取代旧政策,但政策所针对的问题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