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939环境化学(II)[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硫酸烟雾【答案】硫酸烟雾又称伦敦型烟雾,是指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

、湿度较高和日光较弱的气象条件下。颗粒物以及由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多发生在冬季、气温较低

2.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3. 生物积累

【答案】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或生物富集是属于生物积累的一种情况。生物积累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4. TCA 循环

【答案】TCA 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是指柠檬酸通过酶促反应途径,最后形成草酰乙酸,与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 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生物转化的循环途径。

二、选择题

5. 如果允许洗涤剂中的磷酸盐和硝酸盐进入湖泊或池塘,将导致藻类的疯狂增长。藻类的增长为何会对湖泊或池塘造成伤害?(

A. 湖泊或池塘中的动物不食藻类

B. 藻类会消耗水中大部分的氧气

C. 藻类会像海绵一样吸光所有的水

D. 藻类可能会将磷酸盐变成有毒废物【答案】B

【解析】藻类过量繁殖,会出现水华现象,消耗水中大部分的氧气,给鱼类带来危害,从而会对湖泊或池塘造成伤害。pH 上升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而藻类大量繁殖又进一步提高湖水的PH ,进而为水华藻类如微囊藻等的疯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6.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A. 寒冷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

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答案】D

)。

【解析】

逆温现象经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

按形成过程可分为近地面层的逆温和自由大气的逆温两种。近地面层的逆温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和地形逆温等;自由大气的逆温有

乱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当白天地面受H 照而升温时,近地面空气的温度随之而升高,夜晚地面由于向外辐射而冷却,便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自下而上逐渐降低。

7.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

A.

B.

C.

D..

【答案】B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解析】1956年,日本水侯湾出现了轰动世界的水俣病,这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造成了水俣病。水俣病是由水俣湾附近的化工厂在生产乙醛时排放的汞和甲基汞废水造成的。

8. 土壤的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一类是致酸离子;另一类是盐基离子,下面离子中属于致酸离子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可交换性阳离子包括两类:和致酸离子,包括

和盐基离子,包括等。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且已达到吸附饱和时)

的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部分为致酸离子,则这种土壤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土壤母质、气候等因素有关。

三、计算题

9. 某有机物分子量为192, 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若悬浮物中

量为

配系数其余粗颗粒物有机碳含量为?已知该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为为细颗粒物,有机碳含那么,计算其分

【答案】由题意得,

将已知数据代入以上3个公式,即可求得分配系数

四、问答题

10.简述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因素。

【答案】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 不仅对于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对于饮用水的供给都是很危险的。影响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因素有:

(1)盐浓度升高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能把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这是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的主要途径。

(2)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

湖泊、河口及近岸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好氧物质,使一定深度下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铁、锰等全部或部分溶解,被其吸附的或与之共存的重金属离子也被解析出来。

(3)降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