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939环境化学(II)[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离子交换吸附【答案】离子交换吸附是指由于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的过程。它属于物理化学吸附过程。
2. 吸附等温线【答案】吸附等温线是指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吸附达到平衡时颗粒物表面上的吸附量(G )与溶液中溶质平衡浓度(c )之间的关系曲线^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即Henry 型,Freundlich 型和Langmuir 型。
3. 气温垂直递减率【答案】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一般来说,气体在加热或降温的过程中,如果其高度变化,那么气压也会变化,气压的变化会导致气体膨胀或者收缩,
膨胀可以使温度降低,收缩可以使温度升高。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4. 标化分配系数【答案】标化分配系数是指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计算公式为
为沉积物中有式中,为分配系数,即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
机碳的质量分数。
二、选择题
5. 气溶胶中粒径( A.
B.
C.
D.
【答案】D )的颗粒,称为飘尘。
【解析】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的为最多。
降下来。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以下,尤以以下的颗粒物。器在滤膜上所收集至啲颗粒物的总质量,用TSP 表示。其粒径多在降尘,是指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径大于ISO )建议将其定为飘尘,是指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其粒径主要是小于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可吸入粒子,是指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
6. 我们可以用( A.ALK
B.TH
C.DO D.COD
【答案】D
)标准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解析】化学需氧量(COD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
7. 有一个垂直湖水,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随湖的深度增加将( )。是平衡状态下(假想)的电子活度,它衡量溶液接受或给出电子的相对趋势,
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
随减小而增大。在还原性很强的溶液中,趋势是给出电子。天然水的水呈氧化性环境,深层水及底泥呈还原性环境,同时天然水的
8.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
A.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B.
C.
D..
【答案】B
【解析】1956年,日本水侯湾出现了轰动世界的水俣病,这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
汞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造成了水俣病。水俣病是由水俣湾附近的化工厂在生产乙醛时排放的汞和甲基汞废水造成的。
三、计算题
9.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最短波长为290nm ,问大气中
否引起分子中N-O 键断裂?已知N-0的键能为
为【答案】
由题意可得:
(1)单个
分子吸收该波长光量子后所具有的能量:
分子在吸收该波长光量子后,能Planck 常数为光速(2)分子吸收该波长光量子后所具有的能量:
故可引起N-0键断裂。
四、问答题
10.简述分配作用和吸附作用的区别。【答案】分配作用和吸附作用的区别如下:
(1)从概念上讲,分配作用是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而吸附作用是指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对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
(2)分配作用的吸附等温线是线性的,而吸附作用的是非线性的。
(3)分配过程中散发的热量比吸附过程小。
(4)分配作用中不存在竞争吸附,而吸附作用存在竞争吸附。
(5)分配作用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吸附作用主要为化学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