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848环境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表面活性剂
【答案】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它能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的张力,具有良好的乳化或破乳,润湿、渗透或反润湿,分散或凝聚,起泡、稳泡和增加溶解力等作用。
2.
【答案】
多氯联苯
污染物。是指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理化性质稳定,用途广泛,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化合物,
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3. 共代谢
【答案】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某些有机污染物质虽然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而被分解,但在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碳源或能源时,或者在先经结构相似物质对微生物诱导驯化,使其机体内产生诱导酶后,该有机物质也能被降解的现象。
4. 专性吸附/非专性吸附
【答案】专性吸附是指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 非专性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如砷,在土壤中砷主要是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而被专性吸附,
当体系的升高时,
有利于砷的解吸。升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
二、选择题
5. 某一氧化一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 其
A.13.55
第 2 页,共 26 页为( )。
B.13.35
C.13.05
D.12.80【答案】
A
【解析】电极电位和的关系为
由题,当标准电极电位为0.80时,为13.55。
6. 根据Whittby
三模态椹型,
粒径小于(
A.
B.
C.1D.2
【答案】A )的粒子称为Aitken 核膜。
【解析】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可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Aitken
核模
凝再凝聚而长大。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主要由核模凝聚或通过热蒸气冷粗粒子模粗粒子模的粒子称为粗粒子,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积聚模
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所构成,因而它们的组成与地面土壤十分相近,这些粒子主要靠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而去除。
7. 哪种行为不会造成污染?(
A. 将垃圾填埋在垃圾填埋池中
B. 燃烧矿物燃料
C. 使用太阳能
D. 使用天然气
【答案】C )
【解析】A 项,垃圾填埋会产生空气的污染并且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B 项,燃烧矿物燃料会产生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C 项,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不
等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会造成污染;D 项,使用天然气,会产生
8. 在水体中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pH 值升高而(
A. 增大
B. 减少
第 3 页,共 26 页)。
C. 不变
D. 无法判断【答案】A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升高而增大。水体中颗粒物对溶质的吸附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固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吸附达到平衡时,颗粒物表面上的吸附量(G )与溶液中溶质平衡浓度(c )之间的关系,可用吸附等温线来表达。吸附量(G )与pH 、平衡浓度(c
)之间的关系为
重金属的吸附量随pH 值升高而增大。式中,A ,B 为常数。因此,在水体中,颗粒物对
三、判断题
9. 在天然水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不受影响。( 【答案】正确
【解析】在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
并不发生变化。
这时溶液
碳酸量和各碳酸化合态浓度虽然发生变化,但它们的代数综合值仍保持不变。因此总值、强酸、强碱影和总碱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守恒特性。天然水中,总碳酸量不受不受影响,而加入时,总碱度值)响,只与碳酸根数量有关。
10.自由基具有强还原性,容易去氢夺氧。(
【答案】错误)
【解析】自由自的活性通常由其夺取氢或卤素的难易来评价。卤原子夺氢的活性是
卤原子夺氢的活性越小,夺氢反应中卤原子的选择性越好。即选择性
11.大气中重要自由基是
【答案】正确
【解析】大气中自由基,它们的浓度夏天高于冬天。( )最高含量出现在热带,因为那里温度高,太阳辐射强。和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产率A 天高于夜间,峰值出现在阳光最强的时间。夏季高于冬季。
1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往往小于无机态的毒性。(
【答案】错误)
第 4 页,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