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海洋学院行政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岗位责任制
【答案】岗位责任制是明确规定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能及其责任并予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 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都必须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每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求,有时间性的要规定完成的时限,切忌笼统。要尽可能地定出量化目标和要求,以便考核。与此同时,要制定奖惩办法,依在岗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奖罚。它办公室内部明确职责、分工,进行目标管理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制度。
2. 人民主权理论
【答案】人民民主主权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提出的民主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理论成果,认为人民拥有主权,国家的主权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因此,人民对国家有天然监督权。人民民主论是人类在对政治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并经检验为真理的认识,它是对“家天下”和野蛮政治的否定,这种观念显然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较好的解释权力来源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没有人民主权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政府是人民缔结契约、转让权力的结果;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行政管理者只是人民权利的具体执行者,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们必须承担维护人民权利的义务; 为防止政府滥用职权和侵犯民权,人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监督政府行为; 在公共权力体系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政府的各种行为。
3. 绩效沟通
【答案】绩效沟通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障碍以及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要信息的过程。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持续的绩效沟通可以使绩效周期内的每个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员工,都可随时获得有关改善工作的信息,并就随时出现的变化情况达成新的承诺。绩效沟通的方式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
4. 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包含两个层次:政治正当性和政策合法化程序。
(1)政治正当性。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若缺乏正当性,必难以执行。政治正当性包含:实质层面与心理层面。实质层面即合法性问题,是指必须在宪法架构下运作; 在民主法治的国家,合法化是政策必经的历程,经立法机关合法化过程的政策,才能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付诸施行时,才会比较顺利。心理层面则是指被统治者愿意接受统治者以及其政策的统治与约束,统治的正当性愈高,则民众的服从度愈高,愈能得到高的政策绩效,反之则否。因此,在我国港澳特别行政
区,合法性被称为“认受性”,即接受与认同的程度。
(2)政策合法化程序,是指政策备选方案必须得到有权责的机关或个人之认可批准,才能取得合法地位。政策合法化程序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二是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3)政策合法化的内容具体包括:决策者及权力的合法化; 政策程序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政策内容法律化。
5. 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
【答案】机关后勤的环境管理又称机关庭院管理,为机关后勤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其管理范围包括机关办公与生活场所内的各种场地、道路、建筑设施、水电、公共卫生设施、环境绿化和各类标识。目的在于为机关行政与生活创造一个有序、整洁和优美的环境。
6. 360度考核法
【答案】360度考核法由直接上级、下级、同事和服务对象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7. 办公自动化
【答案】办公自动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其构成包括:①事务性OA 系统; ②信息管理型OA 系统; ③决策支持型OA 系统。具有文字文件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声音处理、信息查询、网络通信、决策支持和行政管理等功能。
8. 公务员回避
【答案】公务员回避指为保证公务员机关公正和严格执法,当公务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当与其所处理的事务存在一定利害关系时,使其回避的一种限制性规定。公务员回避有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域回避三种。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府的基本职能及具体职能。
【答案】政府的职能又称为行政职能,指的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职能如下:
(1)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统治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从而使政治职能成为行政职能的核心内容。政治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包括防御外来敌对势力的颠覆和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镇压国内敌对阶级的反抗,维护社会秩序,增进法制和民主等。具体来说,可以把政治职能分为以下几种:①保卫职能。政府通过征兵、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军事科研、国防工程建设等,提高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保卫国家的安全。政府还可以
通过外交外事活动,联合国际卜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加深本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②专政职能。政府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镇压叛国、分裂国家和颠覆政府的活动,惩办和改造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各种行为。从方向上来看,专政职能主要是对内的,其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秩序。③民主职能。我国政府的民主职能,主要是提高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重大政情让人民知晓、重大决策让人民讨论; 疏通和不断增加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完善公民监督检查行政活动的机制。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目的在于维护特定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繁荣。一般来说,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在实际的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应该针对经济事务的不同特点,灵活地把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①行政方法即政府行政机关把一般行政工作的原理、措施、手段运用到经济事务的管理上来。它是从行政的根本属性一一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管理经济的方法。它主要依靠从上到下的行政组织,通过运用行政手段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领导和组织,强调纵向的垂直领导关系和强制性是这种方法的两个显著特征。②经济方法是政府的经济行政部门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要求管理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它有两个特点:依靠经济组织本身进行管理,运用反映价值规律的经济杠杆进行管理。政府运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本质上说,是利用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特质,组织、协调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③法律方法即经济行政部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民经济的一种方法。把经济事务有其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和规则,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要求参与社会经济运动的各经济主体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在进行经济管理中必须运用这些法律规定,裁判经济活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社会经济生活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也是政府行政职能中最古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其目的在于影响和控制公民的社会化过程,增进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并对公民的精神生活进行导向。政府文化职能又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其内容和实施方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中都是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根据这个日标,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制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计划; 制定和颁布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组织力量对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进行协调攻关,统筹安排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组织科技知识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健全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规范文化市场的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单位有效贯彻国家科教文卫体发展的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