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学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评估方法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

A. 资产评估方法具有多样性,评估人员应该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评估任务

B. 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机械地按某种固定模式或顺序进行选择

C. 对某项资产只能采用一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D. 不论选择什么评估方法都要保证评估目的、评估时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和条件与评估所使用的数据参数,及其评估结果在性质和逻辑上的一致性

【答案】C

【解析】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一种资产进行估算。

2. 以下事项中,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资产的生产成本

B. 资产的预期效用

C. 资产的历史收益水平

D. 资产的账面价值

【答案】B

【解析】资产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资产未来能带来的收益。

3. 甲公司委估的应收款项账面原值1000万元,坏账准备5万元,净值995万元。评估时确定其回收风险损失率15%, 审计机构确定的坏账准备为8万元,该应收款项的评估值接近于( )万元。

A.845

B.847

C.850

D.855

【答案】C

【解析】评估值=1000×(1-15%)=850(万元)。账面坏账准备与审计后的坏账准备都是干扰项。资产评估中评估应收账款的公式中的各个因素都是评估确定的,与审计和会计确定的相关数据无直接关系。

4. 某低值易耗品,原价800元,预计使用10个月,现已使用8个月。该低值易耗品现行市价为1000元,则其评估值为( )元。

A.160

B.800

C.200

D.640

【答案】C

【解析】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值=全新成本价值×成新率。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值=1000×(1-8+10)×100%=200(元)。

5. 广义的资产评估报告是( )。

A. —种工作制度

B. 资产评估报告书

C. 咨询性意见书

D. 公正性报告

【答案】A

【解析】广义的资产评估报告是一种工作制度;资产评估报告书是狭义的资产评估报告。

6. 资产评估三大方法中的评估方法是指( )。

A. 一种具体方法

B. 多种评估方法的集合

C. 一条评估思路

D. 一条评估思路与实现该思路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答案】D

【解析】根据三种评估方法的概念,可知答案为D 项。

7.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对应的使用年限为( )年。

A.50

B.70

C.60

D.40

【答案】D

【解析】在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使用年限规定,商业、娱乐、旅游用地均为40年,住宅用地为70年,其他用地皆为50年。

8. 将外币存款折算为人民币时,一般应该按照( )折算。

A. 月平均外汇牌价

B. 年平均外汇牌价

C. 评估基准日的外汇牌价

D. 当年最低外汇牌价

【答案】C

【解析】外币存款折算为人民币时,应该按照评估基准日的外汇牌价进行折算。

9. 采用销售百分率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下列项目中被视为不随销售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是( )。

A. 现金

B. 应付账款

C. 存货

D. 公司债券

【答案】D

【解析】销售百分率法,将反映生产经营规模的销售因素与反映资金占用的资产因素连接起来,根据销售与资产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预计企业的外部筹资需要量。资产是资金使用的结果,随着销售额的变动,经营性资产项目将占用更多的资金。同时,随着经营性资产的增加,相应的经营性短期债务也会增加,如存货增加会导致应付账款增加,此类债务称之为“自动性债务”,可以为企业提供暂时性资金。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的差额通常与销售额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这里,经营性资产项目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而经营性负债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项目,不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长期负债等筹资性负债。

10.委托方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使用的具体用途不包括( )。

A. 根据评估的目的,作为资产业务的作价基础

B. 作为注册资产评估师为资产评估项目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C. 作为企业进行会计记录或调整账项的依据

D. 作为对评估机构的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过程和依据

【答案】D

【解析】D 项属于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对资产评估报告的运用。

11.如果房地产售价为5000万元,其中建筑物价格为3000万元,地价2000万元,该房地产年客观收益为500万元,建筑物资本化率为10%,则土地的资本化率最接近于( )。

A.9%

B.12.5%

C.10%

D.5%

【答案】C

【解析】(500-3000×10%)+2000=10%

12.矿产、地质资源属于( )。

A. 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