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答案】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新闻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或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问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最大特色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
2. 新闻采访
【答案】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的活动的总称。它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新闻采访的采访对象是新闻事实,探访、采集新闻事实素材构成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以调查研究为其基本工作手段。
3.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是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单一的或综合的),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4. 图像新闻
【答案】图像新闻是指用新闻画面(活动图像或系列新闻照片)与新闻语言播音相组合的新闻报道。这类新闻的画面运用有三大忌讳:①改变新闻事件过程、地点的摆拍; ②重复使用同一段画面来拼凑播音稿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③使用所谓的资料画面,根据播音稿涉及内容贴相关的画面。
5. 特写
【答案】特写是指拍摄距离变化会形成各类“景别”的具体内容,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也包括一部分近景。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特写有多种,其作用都是通过细节去揭示事物的面貌,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写还可以弥补新闻消息一般不太涉及的“心理情绪”这一内容的传播,使人们在接受基本信息的同时,感受特写细节所传递的无言的感情信息。特写画面内容单一、易懂,画面的时间长度有2秒钟即可。
二、简答题
6. 记者应当怎样努力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从而搞好新闻采访工作?
【答案】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是我国新闻报道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条件之
一。新闻报道者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要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着手,培养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半,才能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精髓,指导自己做好新闻采访的工作。
(1)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制定理论、纲领、方针、政策的基础。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够更深刻的领会党的各项理论、纲领、路线、力一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准国家法规政策的尺度,掌握住大方向。
新闻报道者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的观点看问题。同时,新闻报道者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导新闻采访,就能够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客观实际,不会偏离新闻采访的准则和要求。
(2)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
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时事政治,把握全局,有利于新闻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区别主要新闻线索和次要新闻线索,区别某条新闻在全局意义与局部意义之间的地位,甄选出新闻价值大的新闻题材。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具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重点,新闻报道者要不断地学习、了解,注意研究政策变化给全局带来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全局中,采访到与之相符的新闻事实,使新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3)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在实践中提高采访水平。
新闻报道者要解决好新闻采访与法规政策的关系,把握好政策方向,必须深入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各阶层群众关心于}一么,需要子}一么,希望于}一么,喜爱子}一么,憎恨子}一么。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摸准人民群众的需求,找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平凡中发现闪光,平淡中看到神奇,一般中找到特殊,以小见大,发现新闻线索,采访到具有最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报道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夕、“焦点’夕、“难点”、好新闻。
党和国家的新闻法规政策,为新闻报道者提供了广阔的采访天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同时又要求报道者在新闻采访中注意用新闻法规政策约束自己,指导自己。新闻采访与新闻法规政策有张有弛的关系,使二者能够有机地结合,新闻报道者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7. 新闻采访中记者为什么要注意和尊重社会习俗?
【答案】社会习俗,就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人民群众长期形成的一种风俗和习惯,包括社会风气、社会习惯和社交礼仪等。社会习俗作为一种约定俗成,与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影响着人际间的交往。社交时如能解对方习惯,重视对方的习俗,定能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新闻采访也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为能顺利接近采访对象,使采访对象乐于合作,及时深入地获得新闻
事实材料,社会习俗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注意和尊重社会习俗是记者涵养的体现。
①注意和尊重社会习俗,易于在心理上与他人沟通,获取信任,顺利地接近新闻源,获得新闻。
②注意和尊重社会习俗,是记者尊重他人,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具有良好修养的体现。
(2)注意和尊重社会习俗是采访成功的保证。
①熟悉社会习俗是顺利接近采访者的前提采访的成功是靠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友好合作而取得的。
②只有熟悉社会习俗,才能深入调查,获得详细的第一手资料,防止新闻失实。
③熟悉社会习俗,使采访更深入接近人民群众,具有生活基础和生活趣味,报道出来的新闻更具有可信性和可读性。
总之,注意和掌握社会习俗是新闻采访活动很重要的内容,它使采访顺利进行,使报道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同时也是有效防止新闻失实的重要手段。作为新闻记者,一定要重视和研究社会习俗。
8. 新闻采访中记者遇到的最大心理障碍是什么?
【答案】新闻采访工作,是对记者心理素质的极好检验。采访中记者遇到的最大心理障碍如下:
(1)在采访活动中,在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中,记者的心理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采访的成败,采访工作是对记者心理素质的极好的检验。
(2)新闻采访会遇到各种不同情况,记者如何处之,都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这也是对记者心理素质的极好检验。
(3)面对危险和艰难,有的记者不惜牺牲生命,勇往直前,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有的记者却知难而退,无所收获。记者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理因素,在采访中扬长避短,保持优势的心理状态,不卑不亢,是采访成败的关键所在。
(4)记者面对的是新近发生的,甚至仍处于变动中的事实,采访本身处于一种未定和不测中。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攻不破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采访都难以顺利进行。
(5)在采访中,妨碍记者正常发挥采访技术、影响采访效果的心理状态有:固执心理、停止不前的心理、缺乏创新精神的心理、急躁心理、自卑心理、盲目自大心理、惰性心理、’盲从心理、厌倦心理、应付心理。所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十分有害的。记者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随时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每一次采访活动。
9.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心理学对采访工作有哪些作用?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采访心理学是采访学和心理学的交叉融合,是新闻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包括:采访心理的本质和活动规律; 采访心理表现形式; 记者心理特点及形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受众心理; 采访方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