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际经济学2002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参考答案
浙江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编号:51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歧视性公共采购:是指一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授权的机构,根据为政府的目的而直接消费的需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或其指定国家产品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政府歧视性政府采购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但是基于某种原因也会采购另外一国的产品,从而达到自己本身所需要达到的政治经济目的。
2.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门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所谓贸易条件改善,是指与基期相比较而言,交换比价上升,即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反之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3.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资本转移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2)与固定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有关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3)债权人不要求任何补偿而豁免的债务。非生产、非金融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即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金融账户包括某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可分为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和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4.欧洲美元:指存放在美国以外银行的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是从这些银行借到的美元贷款。欧洲美元与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是同样的货币,并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账务上的处理不同。
欧洲美元最早出现于50年代,当时的“欧洲”和“美元”都是实指。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元地位日益衰落,欧洲美元迅速增长,存贷款活动日益发展,欧洲美元市场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欧洲美元供应充裕、应用灵活,存放以及借贷不受任何国家外汇管理法令的限制,可为各国政府和大企业解决巨额资金的急需,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它的流动性太强,不受约束,因而也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主要因素。
5.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若允许纳税人用以冲抵其应纳税额的数额高于应纳税额,则为“没有剩余的抵免”;若不允许纳税人应纳税额中扣除的数额高于应纳税额,则为“有剩余的抵免”。税收抵免主要有投资抵免和国外税收抵免两种形式。投资抵免即允许纳税人将一定比例的新设备购置费用,冲抵其当年的应纳公司所得税税额,目的是刺激民间投资,促进资本形成。国外税收抵免是允许纳税人用其在非居住国(非国籍国)已缴税款冲抵本国纳税义务,目的是避免对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重复征税,妥善处理有关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消除阻碍国际间资本、技术、劳务流动的障碍。
6.国际合作经营: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投资所在国法律,与所在国企业通过协商签订合作经营合同而设立的契约式企业,也称为合作企业或契约式合营企业。签约各方可不按出资比例,而按合同条款的规定,确定出资方式、组织形式、利润分配、风险分担和债务清偿等权利、义务。
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简述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