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基础心理学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浙江大学
200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4分/题
1. PASS模型 2. 投射测验 3. 需要与动机 4. Weiner的动机归因理论
5. 结构优势效应 6. 特征整合理论 7. 启动效应 8. 问题空间
二、简答题:8分/题
1. 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
2. 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3. 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4. 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
5. 简述知觉研究的三种主要导向: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
6. 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回答问题
1. 试述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0分
2. 试述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几种不同观点。15分
3. 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20分
4. 什么是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反映选择理论)?什么是内隐加工?两者的关系怎样?
(15分)
参考答案
2003年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基础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4分/题
1.PASS模型: 是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J.P.Das)结合鲁利亚的神经生理学成果提出
的研究认知活动的模型。PASS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三层
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
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
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ASS模型认为,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
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
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
码,个体如何加工这些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也要受到计划的
影响。
2. 投射测验: 是心理学上对人格进行测验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
组织的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的表现他的反应。由专家分析其反应的结果,
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一般有这么几个特点:测验所使用的刺激材料都没有明确的结构
和固定的意义,被试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投射测验的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被试不知道
他的反应如何解释,因此减少了伪装的可能性。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等。
3.需要与动机: 是个性形成动力系统。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
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
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
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平衡。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来源。
4.Weiner 的动机归因理论: 是归因理论的一种。主要观点是:人类行为的归因不单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