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2704专业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监察
【答案】土地监察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
土地监察的特点:土地监察的主体是依法享有土地行政管理职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对象是管理相对人,即一切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内容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包括给予违法者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监察的目的是实现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2.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
二、简述题
3. 何谓土地统计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
【答案】(1)土地统计管理
土地统计管理就是运用土地统计方法,借助于数字和图件系统地记载各土地使用单位和各类用地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情况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和手段。
(2)土地统计管理的内容
土地统计管理包括土地数量统计管理和土地质量统计管理。
土地数量统计管理包括土地数量调查统计,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据以量算各类用地面积,经汇总取得以行政区划(省、市、县、乡等)为单位,按土地使用单位、用地类型为序的土地利用分类统计资料,并为各土地使用单位建立土地台账和土地档案。
土地质量统计管理包括土地分类和土地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质量的分类统计,为土地管理提供土地质量数据。土地评价包括土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土地经济质量评价。有关成果均反映在相应的土地类型图和土地评价图上。最后按照土地质量等级进行不同等级土地分类统计。
4. 应用回归预测法应具备何种条件?
【答案】回归预测法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其他变量的己知值来推断预测变量的数值,因而是通过表明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力一程式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应用回归预测法同时需要两组时间顺序相同、相互关系密切的同时序列,如两组时间顺序相
,同的耕地面积与农作物产量的时间序列。这两组时间序列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但这种相关不能表达成完全确定的函数式。
在建立回归模型时,不需要事先做假定两个变量之间一定要具有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即使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散点图上杂乱的散点也可以应用最小二乘法将它们拟合成一条直线来表示两个变量(x , y )的关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所拟合的直线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回归模型建立好以后,应当分析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即相关关系。
5.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答案】(1)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
①为依法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够全面摸清土地资源的家底,包括土地资源的数量、利用类型、利用水平,以及土地的权属界线,为日常地籍管理,建立健全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提供科学的数据。
②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农业、工业、交通、公共事业等方面的用地比例进行合理配置。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工作。
③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对土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有助于建立合理用地结构,保护土地资源,也是进行区域开发治理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实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更新土地利用的数据资料,保持土地资源资料的现势性,其基本手段和中心环节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④为编制农业区划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依据
只有摸清土地利用和其他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区划才能有可靠和科学的基础,才能进一步揭示出土地资源空间分区划片的客观规律; 才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样,制订国民经济计划中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例关系,确定各业的发展任务和投资方向,都必须以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作为计划决策的依据。
(2)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说应当包括清查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包括土地的定量、定性和定位资料和数据,并且做到数字和图纸相符。而土地数量调查的内容则包括清查各类用地的数量,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依土地使用单位为序进行分类统计和绘制各类用地的空间分布图。
(3)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摸清土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
况,了解土地利用中的经验及问题,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见。具体调查成果主要有各类土地面积和土地总面积量算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6. 简述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程序和内容。
【答案】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1)调查准备工作
①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领导机构、组织专业队伍、举办技术培训和制定工作计划。
②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和背景资料的收集。
③仪器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具备必要的仪器、工具和文具用品。
(2)调查外业工作
①准备工作,包括领取资料与工具、整理调查区的航片和划分调绘面积。
,就是在室内根据航片上的成像规律与特征以及其他有关的可靠资料(包②室内判读(预判)
,来确定各种土地类别的位置和范围的工作。括地形图、专业用图及实地收集的判读典型样片等)
③外业调绘,主要是把室内判读不敢确定的和航片上影像不清楚的地物,调查清楚,描绘正确,并对室内判读的地物,实地进行认真检查校核。
④外业补测,主要是指对航摄后在地面上新增加的地物的补测。
(3)调查内业工作
①航片转绘,是指把航片上调绘的内容转绘到地形图上的过程。航片转绘包括航片投影误差的改正、倾斜误差的改正和统一比例尺三项内容。
②面积量算,就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的土地面积严格按规定原则和科学程序进行测量和计算。
③成果整理,包括成果图件的制作、面积汇总统计和调查报告的编写。
(4)调查检查验收
①作业检查,作业过程中的检查是保证成果质量的基本环节。每一道工序完成以后都应有严格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尽可能将错误消灭在调查作业的第一线。
②全部调查工作结束以后的检查验收。
(5)调查汇总整理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各级汇总是在全面审查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和综合并按照科学方法分别准确汇总出各地(市)、省(区)辖区内以及全国的各类土地面积、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并对土地利用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分区,以寻求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各级汇总工作主要包括数据、图件和文字三项内容。
7.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讲,农业土地利用可从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土地开发程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