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
A. 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
B. 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C. 批评和训斥学生
D. 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答案】D
2.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答案】A
3. 学习新信息对己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 前摄干扰
B. 倒摄十扰
C. 消退抑制
D. 超限抑制
【答案】B
4.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
A. 教学跟随发展
B. 教学与发展并行
C. 教学促进发展
D. 教学等同于发展
【考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认识的考查。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的观点,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塑造着发展、促进着发展。“教学跟随发展”主要体现的是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教学等同于发展”主要体现的则是桑代克等人的观点。
5. 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
A. 内音队稳定性的归因
B. 外部、稳定的归因
C.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A
【解析】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说明这属于内部归因,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这们课程的料,意味着这是一种稳定的归因。因此,此题选择A 。
6. 学习定势说认为,学会( )有利于学习迁移。
A. 前摄抑制
B. 学习什么
C. 后摄抑制
D. 如何学习
【答案】D
7. 儿童通过概念形成获得的概念都是( ).
A. 初级概念
B. 二级概念
C. 不易下定义概念
D 易下定义概念
【答案】A
8.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答案】B
9. 考试中越着急越回想不起来是因为( )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
A. 过弱
B. 较弱
C. 过强
D. 适中
【答案】D
10.教育心理学就学科性质而言是( )。
A. 应用学科
B. 纯理论学科
C. 主要是理论,次要是应用
D. 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答案】D
二、辨析题
11.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答案】此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
(2)思维定势有时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阻碍问题的解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①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思维定势能使人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己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 可以使人将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间题转化成一个己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②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使人的思维活动刻板化,而不进行别的尝试,就会阻碍问题的解决。所以认为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是错误的。
12.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答案】错误。
尽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发生的基本现象,但两者的建立过程则完全相对。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有时又称为强化刺激,往往需伴随着条件刺激(如铃声)而出现,或与其同时出现; 在建立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如食物)则需伴随着反应出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