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63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 )。

A. 试误

B. 顿悟

C. 强化

D 模仿

【答案】C

2. 小学儿童的品德具有( )特点。

A. 自觉性

B. 一致性

C. 过渡性

D. 关键性

【答案】C

3.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答案】B

4. 下列关于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遗忘

B. 动作技能的保持比知识的保持牢固

C. 越是复杂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D. 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答案】C

。 )

5.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这种现象比较恰当的解释是( )。

A. 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B.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观念具有可辨别性

C.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稳定性

D.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具有清晰性

【答案】A

6. 一位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联系岳匕英勇抗金的故事,并激情满怀地朗诵《满江红》以感染学生,从品德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做法意在培养学生的( )。

A. 自觉性道德情感

B. 伦理性道德情感

C. 移情险道德情感

D. 想象性道德情感

【答案】D

7.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答案】C

8. 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A.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B

9.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动机来自于( )

A. 直接强化

B. 自我强化

C. 内音仔强化

D. 替代性强化

【答案】D

10.阅读理解策略是( )。

A. 单一性策略

B. 综合性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解决问题策略

【答案】B

二、辨析题

11.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答案】错误。

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他认为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步努力; 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会去尝试。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我作努力不够的归因。在韦纳归因模式的四因素中,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特别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在改变行为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努力因素是个体最能把握的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联系,并引导学生对学业的失败多作努力不够的归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当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为基础差、学习技能差时,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只要努力,以前的知识缺陷落差是可以补上来的,基本的学习技能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补救的。”当学习遇到挫折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而是更加努力直至成功。教师在强化学生作努力归因的同时,还要强调努力带来的成功同时也是能力的体现。

但是只作努力归因是不够的,尤其当学生己经十分努力但无法成功时,努力归因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学生很可能把失败再次归因于能力缺乏而对自己产生更大的失望感。另外,过分强调持续的刻苦努力对于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性,也会使学生认为他难以达到目标,从而导致放弃努力。所以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努力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业成就”,并尽量指出解决方法。如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则更可能提高学习。因为学习方法和努力一样是内部的、可控的非稳定性因素,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改变。把失败归因于它,既可以使学生保持对成功的信心,又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学习上,并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增加认知技能,掌握学习策略。所以,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