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民社会

【答案】市民社会是黑格尔的一个概念,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是家庭扩大与分裂的发展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合形式。独立的个人由于相互需要而联合成市民社会,他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利用。市民社会包含有三个环节:

①“需要的体系”。个人的需要,通过个人和其他一切人的劳动与需要的满足而获得满足。这要有劳动,有分工的方式,有各个等级的形成。

②司法。由法律去规定和维系各种财产关系、契约关系,通过司法保护所有权和人格。

③警察和同业公会。通过它们预防社会危险、保护生命财产,把每个人的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益子以关心。现在通常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利体育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2. 法治(洛克)

【答案】法治是指“法的统治“,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洛克认为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专制政体与自由根本对立,因此,洛克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的专制,而且反对“贤君”的专制。他还认为,自由与法律相互联结,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分权是实现法治原则的根本保证。

3. 神权论

【答案】神权论是指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的国家起源观点。这种观点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用这种观点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在我国古代,神权思想很发达。“天道”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权力说成为来自天命。把帝王称作“天子”说他们是天意的执行者。在外国,神权说,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基督教早期代表也曾提出过这个思想。但是,神权思想的发达却在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基督教的势力支配了整个思想界。当时封建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教权与皇权的斗争中,不论是主张教权高于皇权还是皇权高于教权的人,都宣扬神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来自神”。直到16世纪,一些思想家还力图用神权论证国王的无限权力,把这种理论作为专制君主的护身符。神权论纯粹是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的体

现,用来迷惑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的观点。

4. 混合政体

【答案】混合政体来源于古代希腊,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①如果政治权利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 ②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另一部分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混合政体理论侧重阶级之间的抗衡,或者说以阶级为基础的势力平衡。

5.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一种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6. 《神学大全》

【答案】《神学大全》是托马斯·阿奎那论述其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内容涉及社会、宗教、政治各个方面,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在神学体系的框架下,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加以区分。给哲学、理性以相当独立的地位,并认为他们可以调和共存。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肯定了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阿奎那基本沿袭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阿奎那论证了教会法高于国家法,以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但他承认了自然法是人类普遍的理性。

二、简答题

7. 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 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

【答案】(1)阿奎那神学政治观基本特征:

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2)阿奎那神学政治观具体表现

①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

②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同时,论证教

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8. 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

【答案】柏拉图主张哲学王治理国家的原因:

(1)一方面,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根据分工原则,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即统治阶层、武士阶层和平民阶层,最高等级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另一力一面,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只有哲学家才能改造人的品性。

(2)必然性。只有哲学王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只有哲学王真正掌握了治国这一专门知识,依据专业分工原则,只有哲学王才有资格执政。

(3)可行性。哲学王可通过建立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对公民教育实现对城邦的改造和治理。 哲学王执政实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组合。

9. 霍布斯关于社会契约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1)霍布斯关于社会契约的思想的主要内容

每个人都放弃自己全部的权力并把它交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使他(们)担当起他们的人格,并且承认他在公共和平与安全领域所作的一切都是大家同意的。契约的宗旨是保护和平与安全。这样国家就产生了。被授予权力的人或会议是主权者,其他的一切人都是主权者的臣民。

(2)霍布斯契约论的特点

①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交出的是他们全部的权力和权利,自己一个不保留,但霍布斯又认为人们为保卫自己的生命而抵抗他人侵害的权利是不能转让的。

②人们把转让出去的权利交给了主权者,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不是契约的订立者,因而不受契约内容约束,主权者的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只要是为了维护个人的生命和安全,主权者甚至可以剥夺某些人的生命。但主权者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

10.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1)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①采用了一个价值中性的国家定义,即“一个由所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 ②认为国家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

③上帝之城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④力图使教会从国家的控制下获得独立,免受世俗权威的支配。他还要求世俗政府为教会的神圣使命服务,如维持秩序、镇压异端等。

(2)奥古斯丁国家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