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论元的角度看东北方言中“整”字的应用

关键词:“整”;论元;论元结构;轻动词

  摘要

近年来,随着赵本山反映东北原汁原味生活的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以及英达导演的东北室内轻喜剧《东北一家人》的热播,东北方言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人心。纵观一些有代表性的电视剧,笔者发现动词“整”字以非常高的频率大量出现于角色的对白中,它几乎可以代替大多数的常用动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因而,很多学者将“整” 字看作“万能动词”或者“泛义动词”。然而,纵观以往对于“整”字的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都只是从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对“整”字的不同结构进行归纳,对“整”字用法的分析也大多是以概括为主,偏重于语义,很少从句法学的角度来研究“整”字的应用,对“整”字的结构及功能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论元结构的角度来探讨研究“整”字的句法结构,并对“整”字的句法功能尤其是在东北方言语境中的功能及表现进行分析,结合Larson的VP壳理论以及黄正德的词汇分解方法,以求更好、更广泛地研究及运用“整”字的句法结构及功能。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整”字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征是什么样的? “整”字究竟是一元谓词?二元谓词还是三元谓词?(2) 为什么“整”会呈现如此丰富多彩的句法结构,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3)“整”字在动结结构中是如何发挥轻动词的作用的?(4)“整”字在构建动结结构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随后,本文主要用Grimshaw的论元结构理论对 “整”字在东北方言中可能出现的论元结构进行了归纳。针对形式各异的论元结构,本文从语义、句法和语用的角度探究了不同结构存在的动因。针对“整”字在东北方言中的句法功能,本文主要选择了较为常见的动结结构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运用Larson 的VP壳理论深入研究了“整”字的轻动词功能,同时,结合黄正德的词汇分解方法对“整”字在动结结构的致使意义进行了分析,发现动词“整”字在构建动结结构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通过对东北方言中“整”字的论元结构及其在动结结构中轻动词功能的探索与分析,本文为汉语中其它泛义动词和轻动词如“搞”、“弄”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更好的研究“整”字及东北特征方言提供了很好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