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50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纵向一体化
【答案】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2. 加工系数
【答案】加工系数是指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较高的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较大; 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较小。
3. 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就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遍在原料
【答案】遍在原料是指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
5. 乘数原理
【答案】乘数原理是指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一项新投资不仅直接增加收入,而且还通过引起消费需求的增长间接增加收入。
6. 产业集群
【答案】产业集群最先山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到了2000年,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新界定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7. 支配效应
【答案】支配效应是指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二、简答题
8. 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答案】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与费舍尔1949年发表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这些阶段为:
(1)自给自足阶段
在这个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域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封闭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乡村工业是以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也不断地扩大。
(4)工业化阶段
这个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一般情况下,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生产、化学工业。
(5)服务业输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时,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
9. 试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a. 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b.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c. 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②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a. 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c. 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e. 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③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a. 国家对以国界为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b. 各国中央政府对内经济管理权力减弱,参与制定国际经济秩序的积极性和现实压力增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c. 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处于从属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立场、统一对外,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关系准则时谋求它们的共同利益需求。
④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a. 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b. 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
10.区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区域合作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创造出单个区域所无法获得的经济效益。
(3)区域之间在空间相邻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
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邻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从而有利于开展合作。另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
11.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