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847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答案】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目的是为区外提供某些重要的产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出地域分工。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它的基本设想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在优势自然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内,形成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体系。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动力、给排水设施等),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它的专业化部门选择和相关综合发展部门的建设、社会发展部门的建设、建设地域选择、范围划定、建设步骤设计等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并且,是以全国或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要求为根据的。

2. 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1)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非中心化或平等性、本地化等特征。

①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动的,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的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在该网络中,一项创新一旦发生,即可以借助各种关系通道,引发模仿、集体学习以及创新资源流向的调整,从而得以很快地扩散。

②区域创新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并不仅仅局限在本地,它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的作用。

③区域创新网络的动态性则是指其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

④区域创新网络的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是指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方式不是等级式的,不存在主宰一切的中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⑤区域创新网络的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都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2)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

②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借助于整体的力量、运用系统的优势开拓外部市场和抵抗外部风险。

③如果区域创新网络不能及时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迁,做出正确的响应,也有可能陷入发展困境。

3. 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

【答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把区域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资源的“转换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经过产业结构的转换,就生产出了所需的产品,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即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总的来讲,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使区域内的其他资源也得到综合利用。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是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要重点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的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外的资源和要素,并有效地将其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和输出能力; 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减少和消除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 能够在内部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情况下,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主导产业越先进,就越有能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区域内新旧产业更替快,区域经济组织就会充满活力。这样,区

域产业经济发展就越有推动力。

(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4. 综合分析企业增长的原因、战略和方法

【答案】(1)企业增长动因

①实现规模效益

即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

②实现交易内部化

企业通过内部交易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③技术优势的发挥

a. 由于市场不完善,技术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为此,具有这些技术的企业通过该技术在企业内的使用,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b. 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④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企业必须发展。

⑤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

企业扩张可为管理者带来成功感。大的公司规模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实力(势力)和讨价还价的力量,易于从多方面获取资本以继续增长。

(2)企业增长的战略

①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

a.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b.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c. 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②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a.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b.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③多样化

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3)企业增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