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706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撒切尔主义

【答案】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并明显地表现出对不平等现象的漠视; 甚至提出,认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平等主义的政策(特别是苏共所遵循的)只能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社会,而且这些政策只能借助专制力量来推行。以此为基础,撒切尔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和保守主义的政府改革。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经济上的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了在社会地位和其他领域方面的不平等。

2. 特定社会环境

【答案】特定社会环境是指那些与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和输出过程相关联的更为具体的力量,或更为直接的因素。特定社会环境对组织的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都产生直接和具体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对外部信息的感知和处理、并转化为影响组织内部特征的决策过程来实现的。与一般社会环境相比,特定社会环境对一个组织而言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无实质上的不同。

3. 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我国《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都明确规定我国实行首长负责制,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发挥集体作用基础之上的,是同集体领导相结合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4. 人事行政管理机构

【答案】人事行政管理机构是指主管或办理政府人事行政业务的机构。从人事行政管理机构功能表现方面来考察,可以将这些机构分为四种类型,即决策和综合管理型、协调和咨询型、监督和仲裁型、部门执行型。从这些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来考察,则可分为部内制、部外制和折中制三种类型。在我国,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主要是依据干部人事管理体制而设置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我国的干部(包括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干部),除了军队系统实行单独管理以外,其余的都是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现在由公务员局管理。

5. 不确定型决策

【答案】小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面临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有多种,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也无法作出主观的分析和估计的决策。由于与决策问题相关的客观状态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必然会加大决策的难度。对于这类问题决策者不但无法把握确定的结果,而且连决策风险的大小一也难以把握。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信息反馈上。常用处理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有:悲观法(小中取大准则)、乐观法(大中取大准则)、折中法(乐观系数准则)、最小遗憾法(大中取小准则)、平均法等。

6. 退休

【答案】退休是指国家公务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或因病残丧失了工作能力,根据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工作岗位,由国家给予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和其他生活保障,予以妥善安置和管理的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或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或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7. 3R

【答案】3R 是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通过“3R ”即复兴(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 )的方式进行国家干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制; 增加政府开支,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 为民众提供充分的福利保障。具体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财政扩张。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

(2)政府管制。罗斯福新政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对大企业和垄断进行管制。管制的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

(3)社会福利。罗斯福新政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8. 新公共行政

【答案】新公共行政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上提出的。1968年9月,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号召和资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

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作为区别已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9. 公务员的权利

【答案】公务员的权利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在执行政府公务的过程中必须享受的权益的确认和保护。公务员的权利一般有:

①身份保障权利;

②获得职业培训的权利;

③晋升机会均等的权利;

④领取法定工资和合理报酬的权利;

⑤辞职的权利:

⑥个人信仰自由的权利;

⑦享受法定保险福利和社会救济的权利:

⑧提出申诉、控告的权利等等。

10.技术效率

【答案】技术效率是指在投入为定值时,产出可达到最大产出值的状态。在政府绩效研究中,技术效率的测定是在给定投入的条件下,计算一个行政组织的实际产出与生产边界(规定技术上该投入量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之比。技术效率可以用来衡量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行政组织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投入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称为技术无效率。技术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技术效率的方法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产出。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案】所谓公平,通常是指社会成员机会或收入的均等化,以及社会权力的平等化。效率则是指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同一时间内投入的最小化与产出的最大化是效率的恒定标准。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时广泛和持久的。在这方面,大体上存在“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和“效率与公平平衡论”三类观点。

(1)效率优先论。指提倡以效率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认为效率是个人勤奋工作的结果,直接反映个人努力程度,而勤奋的人理应占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报酬。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个人权利作为效率优先的前提、基础和结果;

②效率真正反映公平,政府干预将导致公平虚无化。

(2)公平优先论。指提倡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不能进行市场交换,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金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