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1954年—2002年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研究

关键词: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

  摘要


城市节水问题研究是现今中国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国家的方针是“开源与节流并重,保护与管理结合”,建立节水型城市。西安市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短缺的城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仅310立方米。随着西安市城市的发展,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多,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西安市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除了开源引水外,节约用水,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水资源更是一个重要的、可持续性的途径。本文以1954年至2002年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实施为例,利用西安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从节水制度的演变入手,探讨了不同时期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重点、制定的原因、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试图为现在西安市建设节水型城市提出参考意见。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绪论部分。对本文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给予交待。西安市节水型城市的建立是本文选题的缘起,西安市水资源短缺引起的供需矛盾突出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节水制度成为该项研究的根本原因。因此,该项研究可以为西安市建立节水型城市制度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
二、节水制度的基本概念和西安市水资源特点。通过对水资源、节约用水及水制度的理解,得出城市节水制度的概念,总结出城市节水制度主要由节水法律、节水政策及节水行政三部分构成。概括了西安市水资源的特点。
三、节水办法出台——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起步(1954年~1977年)。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西安市早期制定的节水措施,节约用水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和污水排放利用管理的措施等。探讨了节水办法出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得出这一时期,西安市虽然制定了节水办法,但由于重视不足和后期“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节水工作一度中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仍存在水浪费严重、地下水资源开采剧增、自备井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四、节水经济手段运用——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恢复(1978年~1987年)。这部分介绍了节水工作恢复后,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重点是节水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内容是实行自来水计划供水办法,收取地下水资源费及污水排放费,实行分类水价等。分析了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恢复的原因、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得出这一时期,西安市节水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水量都有所减少,浪费自来水的现象得到缓解。
五、节水法规、政策全面开展——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完善(1988年~2002年)。这部分详细介绍了西安市城市节水制度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的颁布、水价机制的完善、增收污水处理费、加强对自备井的管理、全面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及节水技术政策、完善节水行政部门的管理等。分析了西安市节水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原因及运行效益。得出这一时期,西安市节水制度的三个部分都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节水量不断增多;合理用水水平提高;政府的节水意识增强;环境问题得到改善等。
六、对全文进行总结。这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西安市各时期节水制度的特点做了初步分析,比较了各时期节水制度的不同。一是提出了西安市节水制度的前景,西安节水制度的发展应适应节水型城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