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文地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旅游资源
【答案】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2. 拉采尔
【答案】拉采尔(1844~1904年)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他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有系统论述。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创用生存空间一词,首次说明了文化景观概念。著有《人类地理学》、《人类史》、《政治地理学》、《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等。他的主要成就在于:①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 ②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3. 乡土文化区
【答案】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具体指某一地方、区域的教育、科学、文艺等精神文化和某一地方、区域的历史遗迹、文化等。
4. 聚落
【答案】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在一起的文化地理现象。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5. 城市金字塔
【答案】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再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化动的关系用图表现出来。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城市金字塔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方法,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进行分析。
6. 城市感知
【答案】城市感知是指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不同印象。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在城市里居住时间长的人与从农村或较小市、镇来大城市的人则会感到城市烦躁、忙碌,过于紧张; 也有人虽然感到不习惯,但又感到好奇,能够逐渐适应。
7. 种族
【答案】种族又称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这一概念以及它的具体划分都是具有相当争议性的课题,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差异,种族的概念也牵涉到诸如社会认同感以及民族主义等其他范畴。世界上有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非洲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
8. 文化特质的源地
【答案】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
二、简答题
9.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答案】(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①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②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③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表现在:旅游产品不能储存,而旅游需求的季节波动又非常大: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
(2)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对十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3)旅游与收支平衡
对于任何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4)旅游与就业
①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利于扩大就业。
②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于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
③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季节性工作多是旅游业的一大特点。
④旅游业为妇女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
⑤从事国际旅游的员工,要求懂外语,员工结构与其他行业不同。
(5)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是税收。
(6)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对调整一、二产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①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
②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旅游地零售商以高价把商品卖给旅游者,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在与为本地人服务的零售商的竟争中能获胜,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旅游者而支付较高的租金和税收。旅游业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加剧,导致土地价格上涨,给本地居民带来沉重负担。
10.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分析全球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
【答案】(1)人文地理学的特点
①社会性
人文地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人文现象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②区域性
任何人文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特定的空间,如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区域差异、空间结构、区域特性与规律等。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③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它不仅是地理科学整体中的一部分,而且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2)全球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
①森林资源的锐减
过度砍伐和开垦,使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面临毁灭性的威胁。
②淡水资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