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货币政策效果( )。

A. 取决于IS 、LM 曲线的斜率

B. 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

C. 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金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得到加强

D. 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金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完全无效

【答案】D

【解析】浮动汇率制和资金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具有扩张效应,可归结为:在造成本国产出上升的同时,却使得外国的产出下降。因此,这时的本国货币扩张是一种、典型的“以邻为壑”政策:本国产出的扩张,部分是靠外国产出的相对下降实现的。

2.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人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 )。

A.8%

B.20%

C.30%

D.50%

【答案】D

【解析】根据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人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50%.

3. 汇率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是( )。

A. 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影响较小

B. 本币汇率大幅度贬值会引起资本外逃

C. 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

D. 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出

【答案】ABC

【解析】汇率的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汇率变动不致直接引起巨大的波动。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井引发资本的内

流。

4. 存款货币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A. 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B. 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 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 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答案】B

5.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 )。

A. 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

B. 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C.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D. 注重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E. 只对市场运营进行集中监管

【答案】ACD

【解析】证监会的主要职能有:①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 ②加强对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机构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③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④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 ⑤统一监管证券业。

6. “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表示中央银行在行使( )职能。

A. 调节职能

B. 服务职能

C. 管理职能

D. 控制职能

【答案】B

【解析】服务职能是指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划拨清算、代理业务等方面金融服务的职能。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具体表现在:①经理国库; ②临时的财政垫支; ③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④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中央银行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具体表现在:①主持全国的清算事宜; ②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7. 以下几种外汇资产中,属于狭义静态外汇的是( )

A. 外国货币

B. 外币支付凭证

C. 外币有价证券

D. 特别提款权

【答案】B

A

【解析】狭义的静态外汇概念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按照这一定义,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外币有价证券和特别提款权不能直接用作国际支付手段,故不属于静态外汇。

8. 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 )

A. 购买力

B. 支付便利性

C. 流动性

D. 金融资产期限

【答案】C

【解析】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9. 可能发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货币制度是( )。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虚金本位制

【答案】C

【解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铸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而不随着市场中金、银比价的变动而变动。实践证明,在双本位制下,尽管有两种法定本位币,但是实际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总是一种货币: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金银两种货币在流通中交替执行货币职能,即“劣币驱逐良币。”

二、简答题

10.“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量越多表明银行信月用资金来源越多”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厂现代银行。银行家签发允诺随时兑付金银铸币的银行券。银行券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地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今天在世界各同流通的现钞都属于银行券范畴。同时,在银行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既不用铸币也不用银行券的转账结算体系和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存款货币——用以结清大额交易的主要货币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贵金属铸币全部退出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则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

券流通制度。这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则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的运动都是在信用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基于银行信用的银行券是日常小额支付的手段; 转账结算中的存款货币则是大额支付的主要形式。完全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已荡然无存。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