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兴趣区? 兴趣的类型有几种?

【答案】兴趣区(AOIs )是眼动研究过程中相关刺激的界定,与研究者的假设有关。按照大小不同,兴趣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词的某一部分界定的兴趣区

在语言阅读的研究中,假设研究者只对汉语词或字的某一部分感兴趣,这时,可将兴趣区定界得更小,如汉语词或字的一部分(如偏旁或部首)。

(2)以词来界定的兴趣区

在语言阅读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一个词(或字)。

(3)以句子来界定的兴趣区

在语言阅读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一个句子。

(4)以图形的某一部分界定为兴趣区

在图形加工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图形的某一部分。

2. 什么是持续闪烁抑制,这一实验范式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1)持续闪烁抑制范式

Tsuchiya 与Koch (2005)提出了一种可操控性更强的实验范式,他们将之命名为“持续闪烁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 CFS )。实验中向观察者的一只眼睛连续、快速地闪现一系列不同的随机色块拼成的图像(被称为Mondrian 图形,见图,同时向另一只眼睛的相对应位置呈现

,大部分观察者看不到这个静比图像,即使它被呈现一个保持不变的图像(通常是目标,如面孔)

了很长时间(有时可以达到几分钟)。因此这种实验范式就为无意识加工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2)持续闪烁抑制范式的优点

这种范式可以出色地克服通过双眼竞争、前后掩蔽等方式实现视觉刺激的无意识加工时所而临的抑制效果不稳定、抑制时间短且不可预期等问题。Tsuchiya 等人证明,CFS 所能实现的抑制时间至少10倍于双眼竞争所能实现的无意识加工时间。

3. 评价资源限制理论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资源限制理论把注意看做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资源限制理论的优缺点主要表现为:

(1)优点

①资源分配理论为注意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术语。

②资源分配理论可以解释某些特定的不需要有限注意资源的任务,这类任务包括一些不需要注意的任务(红呼吸)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需要的注意日益减少的任务(如打字)。

③资源分配理论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包含多重资源库的假设。

(2)缺点

①有限资源的性质通常是不明确的,这一理论仅仅说明了不同任务组之间共享一个共有的资源到何种程度,而没有探明资源的机制。

②资源分配理论是不能被证伪的。

4. 怎样理解实验心理学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

【答案】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从根本上讲,都是实验科学,实验乃科技之母。实验心理学是将实验研究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一个心理学分支,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1)认知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的心理过程,只能依靠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推测内部发生的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特别依赖于实验方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都运用实验室实验法,主要研究与生理心理学相关的感觉、注意、知觉等,只是他们分别强调研究心理的构造和心理的机能。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尽管没有采用严格的实验验证,但弗洛伊德本人是个实证论者,认为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试图在对梦的解析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从而建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4)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仅仅在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中产生的,而是在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之后,才得出的结果。

19世纪中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这对于心理学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实验的方法不仅用来研究心理过程,而且用来研究个性和意识,甚至用于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因此,研究心理实验方法的实验心理学,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也要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实验心理学也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

5. 什么是不注意视盲,它与注意捕获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1)不注意视盲的含义

不注意视盲是指当人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时,对意外出现的物体产生忽略的现象。该现象是20

Neisser 和Becklen 在一项研究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进行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时发现的结果,

中将两组球员玩球类游戏的录像透明处理后叠加在一起,一组球员穿自色制服,而另外一组球员则穿黑色制服,被试的任务是数出某一组球员传球的次数。实验结果发现,只有21%的被试报告

他们看到了在录像中间意外出现的穿过球场的撑伞女子。

(2)不注意视盲与注意捕获的区别

①内涵不同。不注意视盲是指当人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时,对意外出现的物体产生忽略的现象。注意捕获是一种与不注意视盲相反的现象,它指的是当某些刺激突然呈现时,人们的注意会被自然地吸引以至于对当前任务的完成产生影响。

②产生的结果不同。不注意视盲是指这个意外刺激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注意捕获是指这个意外的刺激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③产生的原因不同。不注意视盲和注意捕获可能是因为刺激与目标任务之间关联性程度不同导致的结果。即注意捕获可能是因为刺激符合被试基于目标任务的特点所形成的注意图式,而不注意视盲则可能是这些刺激与注意图式偏离导致的。

6. 什么是what 通路与where 通路?

【答案】(1)有两条解剖上不同的神经通路分别对客体本身以及客体的位置进行加工。

①焦点系统(focal system ,又称what 通路)即膝状体——纹区视觉系统,负责客体的识别与再认,其包括视网膜中央阴在内的中心区、外侧膝状体和初级视皮层区(纹区);

②周围系统(ambient system,又称where 通路)负责客体的定位,即视网膜背盖视觉系统,其包括视网膜的中央凹区域以及边缘区域、上丘和外纹状体。

(2)盲视病人的情况有助于说明这两条通路。患这种病的人因初级视皮层区(V1区)受损而全盲,虽然他们能正确辨别诸如运动朝向、不同波长光波、形状等刺激属性,但他们却看不见任何东西。对盲视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病人的where 通路功能还残留,但what 通路则因受损而小起作用了。因此,病人不能辨别客体是由于视皮层区受损,但where 通路却能使他作出准确的方向反应等等。有趣的是,病人不能意识到自己己做出准确反应,常常对自己“猜”得很准感到奇怪。这意味着,健全的V1区对视觉经验(意识到某种视觉)来说是必小可少的。

7. 为什么称人脑为社会脑?

【答案】从强调社会认知的重要性方面,可以把大脑称为社会脑。因为大脑与社会文化认知有紧密的联系。社会认知是指对他人的理解,现在己发展成包括广泛心理过程的领域。其中核心的过程有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人脑的某些区域负责行走、谈话或呼吸一样,大脑也己发展出特殊的机制来面对社会的环境,即执行社会认知的功能。

(1)理解他人的社会认知的脑机制研究表明,社会认知和非社会认知在加工与提取两个阶段激活的脑区不相同,社会认知的记忆形成与背内侧前额叶相关,而非社会认知的记忆却与右侧海马相关。

(2)移情的个别差异与脑区的机会差异有很好的相关。如对疼痛的研究发现,感受他人的疼痛和自己的疼痛都激活了前扣带回与前脑岛,而自己受到疼痛还特异的激活了后脑岛、次级躯体感觉皮层、感觉运动皮层以及扣带尾部。

(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的自我概念的差异,东方亚洲人是互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