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0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9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5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1
一、名词解释
1. 应激
【答案】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指各种过强的不良刺激,以及对它们的生理、心理反应的总和。
2. 肢体残障
【答案】肢体残障是指人的肢体残缺、畸形、麻痹所致人体运动功能障碍。肢体残障可分为脑瘫和截肢两大类。肢体残障人群是残障人的主体,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其生理功能主要与发生残障的时间、原因和丧失肢体的部分有关。
3. 身体素质
【答案】身体素质是指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初等机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4. 假稳定状态
【答案】假稳定状态是指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人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在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时,与运动有关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心输出量和肺通气机能等基本达到并维持在本人的极限水平,但由于体内供氧不足,无氧代谢供能占优势,乳酸水平升高,血液pH 下降,氧亏不断积累,运动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5. 有氧适能
【答案】有氧适能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故又可称为有氧工作能力,有氧适能水平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有氧工作能力是人体最基本的工作能力,人们的日常活动、劳动都属于有氧工作,均与自身有氧适能密切相关,在耐力性运动中有氧适能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都说明,有氧适能在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中是非常重要的。
6. 红细胞凝集
【答案】红细胞凝集是指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的现象。红细胞凝集的实质是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 疑集原)和相应的抗体(凝集素)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
二、简答题
7. 赛前状态对人体工作能力有什么影响?
【答案】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赛前状态对人体工作能力有以下影响:
(1)良好的赛前状态
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以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以前,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神经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利。
(2)不好的赛前状态
如果运动员在比赛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则常表现为过度紧张,如急躁、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肌肉僵硬、咽喉发堵等;若运动员在比赛前兴奋性过低,则表现为运动员对比赛淡漠、全身无力。上述这两种变化都会降低运动成绩。为了克服赛前不良反应,要不断变换训练环境,增加比赛经验,掌握必要的身心调整方法,提高心理素质,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强度和节奏等。
8. 如何进行肌电信号的分析。
【答案】(1)肌电信号的概念
通常用表面电极引导记录的肌电信号被称为表面肌电信号,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按一定时序组合而成的组合波,是在时间和幅度上均连续的电信号。
①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特征取决于被测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肌肉的机能状态、肌肉的用力程度和运动单位同步化等生理学因素,以及探测电极的位置、方向、大小等测量性因素的共同作用。
②表面肌电信号反映了表面电极所触及的多个运动单位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物电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总和。
(2)肌电信号的分析方法
肌电信号分析可分为“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方法。 ①时域分析指标包括积分肌电均方根振幅等指标。
a. 积分肌电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肌肉中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放电总量,即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其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参加工作的运动单位的数量多少和每个运动单位的放电大小。
b. 均方根振幅是指肌肉放电的有效值,其大小决定于肌电幅值变化,一般认为与运动单位募集和兴奋节律的同步化有关。均方根振幅往往用来描述数据静态特性,反应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的肌肉放电的平均水平。 ②频域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平均功率频率和中心频率
a. 平均功率频率表示的是通过功率谱曲线重心的频率。
b. 中心频率表示的是在能量谱中将能量谱的总能量一分为二的频率。
9. 根据儿童少年肌肉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答案】(1)儿童少年肌肉的特点
①儿童少年与成人相比,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较少,故收缩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②儿童少年的肌肉发育顺序
躯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肉。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落后于骨骼的増长,其肌力和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后期,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长最为明显。
(2)根据儿童少年肌肉发育的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
①根据年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在10岁以前肌肉生长和肌肉力量的增长速度较慢,不宜进行负重练习,可采用抗体重练习,如徒手跑、跳等。在12〜13岁肌肉体积和力量増长速度加快,可增加一些抗阻力(如拉橡皮筋)或哑铃等的力量练习。15〜18岁,肌肉体积和力量增长的速度最快,在练习中,可以增加阻力或负重,以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力量练习时,应以动力性力量练习为主,辅以适宜的静力性练习。负荷不宜过大,组数不宜过多,练习结束后,注意做好放松活动。
②根据肌力发展规律安排训练
由于儿童少年肌肉的生长发育不均衡,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全面身体训练,在注意发展大肌群(如腹背肌肉等)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在身高增长加速时,肌肉的长度增加较快,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都较差,宜采用伸长肢体练习,弹跳和支撑自身重量的力量练习,重负荷力量练习宜少采用。生长加速期结束后,身高的增长缓慢、肌纤维增粗速度加快,肌力显著増加,可以适当增加力量性练习。
10.现代运动处方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哪3类? 每种运动形式列举3种以上的运动。
【答案】现代运动处方的运动形式包括三类:
(1)有氧耐力运动项目
如步行、慢跑、速度游戏、游泳、骑自行车、滑冰、越野滑雪、划船、跳绳、上楼梯及功量车、跑台运动等。
(2)伸展运动及健身操
包括广播体操、气功、武术、舞蹈及各类医疗体操和矫正体操等。
(3)力量性锻炼
如自由负重练习、部分健美操等。
11.怎样简便测定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答案】(1)肌肉力量的测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