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锻炼

【答案】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増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2. 运动竞赛

【答案】运动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运动技能?简述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答案】(1)运动技能的概念

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2)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①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运动技能是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如骑车、打球等。它是以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间的密切协调为必要条件的动作活动方式,要通过艰苦训练和意识性努力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②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过渡

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尤其是在技能形成的初期。但随着反复练习,操作的控制逐渐由意识性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③运动技能的程序化

练习使动作技能学习从开始时的动作呆板、不协调、时空不准确和易出错,到逐步熟练,直至动作操作自动化。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运动行为都是由程序控制的,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程序的获得过程。

④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从低层次的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度完善和自动化程度。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动作的自动化形成过程,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自动化程度也越尚。

⑤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能量的经济使用是熟练技能操作的重要目标,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操作能量节省化的过程。

⑥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尚

技能学习不仅表现为更有效的技能操作,而且还显示出觉察和纠正错误的敏感性提高,即自身觉察错误能力的形成。

4. 简述表象训练的心理神经肌肉理论。

【答案】(1)心理神经肌肉理论认为,当人进行运动动作的表象演练时,与动作有关的神经和肌肉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在反应模式上与实际完成动作的情况一致,在强度上略低。

(2)这是因为在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人们可以通过主动表象运动动作,引起有关的运动中枢兴奋,兴奋经传出神经传至相关肌肉,往往会产生难以觉察的运动动作。尽管表象训练所产生的肌肉运动并不外显,肌电活动也轻微到让人难以觉察的地步,但却足以激发和拓通技术动作的神经通道,强化技术动作的心理图式。

(3)多次激发可以起到加深动作记忆,巩固完善动力定型,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这就使得通过表象训练来改善运动技能成为可能。

(4)心理神经肌肉理论从神经心理和肌肉反馈两个方面来解释表象训练的作用,这一观点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5. 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1)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

①人口统计学变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研究者基本认定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活动有密切关系。

②个体生理状况

大多数研究支持患心脏疾病的危险性等因素与体育活动呈负相关。那些不相信自己有健康问题或者认为自己心血管问题是由锻炼而引发的个体,更容易退出体育活动。相反,相信自己有健康问题的个体则更倾向于坚持体育活动。

③个人行为

一般来说,自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比被动参加有监督活动的个体坚持锻炼的时间更长。 ④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a. 人格特征包括自我效能、自我动机、独立性等与开始和坚持活动有关。自我效能可以准确地预测体育活动的坚持情况。

b. 社会体格焦虑也影响着体育活动行为的各个方面和人们参加活动的方式和乐趣。

(2)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

①物理环境

活动场所是否方便是影响活动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有规律的活动者来说,有个适宜的健身场地非常重要,很多健身活动退出者退出的原因是由于活动场所的不便。

②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研究发现,大多数个体不喜欢自己单独锻炼。活动计划指导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因素。

③体育活动的特征

近来的研究发现,当个体以50%或未超过他们的有氧能力的负荷量来从事体育活动时,活动的坚持性最高。

6. 什么是交互作用模式?

【答案】(1)在运动心理学关于行为的研究中,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常只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不考虑特殊情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由环境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2)交互作用理论认为,预测运动行为需要将人格特质因素与情境因素一并考虑,它们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互相作用或结合起来一起影响运动行为。

(3)用交互作用模式来预测运动行为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公式中的误差是指所有可能影响运动行为但无法测量的因

素。

7.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及其作用。

【答案】(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

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它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是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2)体育教学目标的作用

①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目标通常在单元教学方案或课时教学方案中按照目标结构的领域分项陈述。

②体育教学目标是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前提,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调控、测评等功能,决定着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影响着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也为体育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8. 如何保证竞争对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产生积极作用?

【答案】为保证竞争对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产生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应注意:

(1)竞争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2)在三种竞争形式中,应以团体间竞争为主。

(3)进行个体间竞争时,应当按照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组,以使每个学生均有同等获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