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9019外国语言学综合素质测试复试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Bond 的中国文化小组提出的40项中国文化价值表有没有重要的遗漏?你完全同意吗?你有什么补充?
【答案】(1)不完全同意。
心理学家Michael Bond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合作进行了一项新调查
这项调查是由他所组织的中国文化调查小组进行的。他们请几位中国社会学家每人写出10条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最根本的和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然后他们去掉相互重复的部分,共得33条,再加上他们自己从阅读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中得出的7条,总计列出40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
Bond 领导的中国文化小组进一步计算出中国价值观念调查与调査的相关系数
他们发现第一个因子融合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相关系数最高;第三个因子人心与男性-女性相关系数最高;第四个因子道德纪律与权力距离的相关系数最高。而儒家工作动力与四个文化价值尺度中的任何一条相关系数都很低。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儒家工作动力是单独的一条文化价值尺度。他们将这一条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发现凡是儒家工作动力这一项得分高的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都很快。
2. 为什么我国的单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不包”?有什么益处和缺陷?
【答案】(1)单位全包的原因
共和国成立以来几十年间,人们认为有了单位就有了一切,单位不仅管工作,而且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一切都管。单位全包的做法与我们过去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关,也与我们的群体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以往认为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一切由国家全包。
(2)单位全包做法的益处和缺陷
①益处:从个人来说,也愿意有这么一个机构照顾自己生活的一切方面,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在家里一切事情全由父母管,有了单位一切事情全都交给单位的领导,实际上也是按照家庭的模式处理社会上的问题。
②缺陷:我们的感觉是如果单位一切全管,那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单位,通常不会感到单位管的太多,但是,如果一个西方人生活在我们的单位里,受到那么多的“照顾”,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其他人干预太多。
(3)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单位全包的做法在逐步改变
许多单位已经无法做到一切全都管起来。事实上,有不少国营企业由于破产兼并裁员减人,使一部分工人下岗,也就是说已经无法保证所有工人都有工作可做,更不用说其他生活细节了。自然,人们接受这一现实还很不容易,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3. 你能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Storti 的模式吗?
【答案】Craig Storti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1)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2)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3)感到愤怒、恐惧;(4)决定退缩回去。
4. Guy 和Mattock 认为文化背景对于公司的特点以及谈判方式等具有很大的影响,你同意这种论断吗?
【答案】(1)同意,文化背景对于公司的特点以及谈判方式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2)Vincent Guy 和John Mattock 在他们合著的《国际工商管理》一书中对于文化与交易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描述。他们把文化背景、公司特点、个人性格、谈判技巧、谈判时机、谈判方式由下向上像金字塔一样作了排列。
(3)在所有因素中文化背景是最根本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他的方面。只有了解彼方的文化背景、公司特点和个人性格,才能决定谈判的技巧、时机和谈判方式,也才能取得交易的成功。日本近二三十年来在经济上的成功引起全世界的注意,人们发现日本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他们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4)文化对于经营管理和商贸谈判的各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例如,上下级关系、决策程序、对于时限的态度、对于劳动的态度、对待协议的态度、谈判的策略等等无一不打上文化的烙印。对于文化缺乏敏感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套用于另一个国家,以为在自己国家行得通的做法在另一个国家和另一种文化中也能行得通,结果在经营管理和商贸谈判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答案】(1)同意。
(2)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
研究跨文化交际主要是研究文化、交际、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等课题。贯穿这些课题的主线就是文化,因此,可以说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而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研究跨文化交际就必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文化既包容历史又反映现实;既包括实物,更包含制度与观念;既有客观存在的稳定性,又有它的能动性;既有涵盖一个群体的特点,又包含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
2. 在你的日常活动中哪些是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答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日常活动中比较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有:
(1)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
(2)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
(3)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等等。
3. 跨文化交际学为什么没有大家一致接受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答案】由于人们的学术背景不同,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采取的理论与方法有所不同:
(1)人类学家一般采取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的方法,他们收集的材料往往生动而丰富。
(2)心理学家的文章中通常有精确的数据和严密的分析,因此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3)语言学家利用收集的语言材料说明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一般都很具体。
(4)传播学家重视理论,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探讨最多。
(5)不少学者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时交叉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就跨文化交际学整个领域而论,早期似乎是人类学的影响最大,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人类学得益最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的影响次之。
4. 价值观与社会习俗比较,哪一个更难改变?
【答案】(1)价值观与社会习俗比较;价值观更难改变。
(2)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
一般说来,一个人学习异国的语言、习俗和社交规则等虽然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达到的目标。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真正了解另一种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