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 )。

A. 被试数量最好达到30个

B. 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 随机选取被试

D. 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答案】B

【解析】实验心理学中,常常以一些样本来推导总体,因此,要注意取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及随机选取被试都是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 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 )。

A. 知觉恒常性实验

B. 三维图形知觉测盼。

C. 透视错觉实验

D “视崖”知觉实验

【答案】D

【解析】“视崖”知觉实验是研究儿童的知觉发展的实验,其他三个知觉实验都与本人的知识经验等有关,因此与知觉的理解性有关。

4.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 )。

A.5士2

B.6士2

C.7士2

【答案】C

5. 在反应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

A. 速度和准确性

B. 速度和稳定性

C. 稳定性和准确性

D. 灵敏性和稳定性

【答案】A

【解析】所有反应时任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反映了反应时的两个因变量:速度和准确性

6. 假如声源位于正中面上(如正前方、正后方)时差为( )。

A. 零

B.0.5秒

C.0.2秒

D. 最大值的一半

【答案】

A

【解析】当声源距离两耳的距离不相等时,声音到达两耳会产生时间差。声源位于正中面,因此,声源与两耳的距离相同,因此声音到达两耳不会产生时间差,因此,时差为0.

7.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概率为0.28,虚报概率为0.06,则该实验中的口值为( ) 。

A. 小于0

B. 等于1

C. 大于1

D. 大于0,小于1

【答案】C

【解析】当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的和小于1时,说明报告标准位于两个分布相交处的右端,此时击中率的值大于虚报率的值,那么β值大于1。相反,如果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的和大于1时,说明报告标准位于两个分布相交处的左端,此时击中率的值小于虚报率的值,那么β值小于1。

8. 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 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 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9.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

A. 顿悟学习实验

B. 位置学习实验

C. 系列学习实验

D. 对偶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用位置学习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顿悟学习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苛勒研究黑猩猩学习的实验。系列学习实验和对偶学习实验是艾宾浩斯用来研究记忆的实验。

10.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控制变量

D. 刺激变量。

【答案】A

【解析】因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变量,它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该题中的阅读速度属于因变量,而字号大小则是自变量。

11.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言信急,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是( ) 。

A. 词汇知觉

B. 词汇理解

C. 词汇加工

D. 词汇表征

【答案】B

12.加工水平理论宣称( )。

A. 语义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字形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B. 字形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义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C. 语音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义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

D. 字形编码的单词通常将比语音编码的单词记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