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813软件工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形符号中,加工是以数据结构或( )作为加工对象的。
A. 数据内容
B. 信息内容
C. 信息结构
D. 信息流
【答案】A
【解析】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以数据结构或数据内容作为加工对象。
2. 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中,核心的模型是( )模型。
A. 功能
B. 动态
C. 对象
D. 分析
【答案】C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是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其中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操作的含义、动态模型中动作的意义以及对象模型中约束的意义,而对象模型是三种模型中的核心模型。
3. 模块的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 )。
A. 模块间的联系程度
B. 模块的功能强度
C. 信息隐蔽程度
D. 接口的复杂程度
【答案】B
【解析】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4. 程序控制一般分为( )、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A. 分块
B. 顺序
C. 循环
D. 分支
【答案】B
【解析】程序控制一般分为顺序结构、分支结构也成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任何一种结构都能由这三种结构组成。
5. 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
A. 测试用例设计
B. 概要设计
C. 程序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B
【解析】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细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可用于软件开发的概要设计。
6. 构造原型时,主要考虑( )。
A. 全部功能
B. 原型要体现的特征
C. 全部细节
D. 全部需求
【答案】B
【解析】在构造原型之前,必须明确运用原型的目的,即确定原型要体现的特征,从而解决分析与构造内容的取舍,还要根据构造原型的目的确定考核、评价原型的内容。
7. 集成测试时,能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测试方法为( )。
A. 自顶向下渐增式测试
B. 自底向上渐増式测试
C. 非渐增式测试
D. 系统测试
【答案】A
【解析】自顶向下渐増式测试的优点如下:
a. 能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b. 初期的程序概貌可让人们较早地看到程序的主功能,增强开发人员的信心。
8. 软件维护是保证软件正常、有效的重要手段,而软件的下述特性中,( )有利于软件的维护。
①可测试性
②可理解性
③可修改性
④可移植性
A.
只有
B.
C.
D. 都有利
【答案】D
【解析】软件的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理解性、可移植性都对维护起很重要的作用。
9.
方法主要适用于规模适中的( )系统的开发。
A. 数据处理
B. 文字处理
C. 实时控制
D. 科学计算
【答案】A
【解析】Jackson 方法的主导思想是被解问题的程序结构往往与数据结构相对应,当问题的数据结构具有选择性质时,程序一般用选择结构来表示;若数据结构具有重复性质时,须用循环程序来处理;对分层的数据结构总是用分层的程序处理。因此,Jackson 方法适用于规模适中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
10.表示对象的相互行为的模型是( )模型。
A. 对象
B. 动态
C. 功能
D. 静态
【答案】B
【解析】对象建模技术(OMT )定义了 3种模型,它们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动态模型用状态图来表示。功能模型描述与值的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
11.可行性研究要进行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应是( )。
A. 详细的
B. 全面的
C. 简化、压缩的
D. 彻底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