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848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组语句在程序中多处出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把这些语句放在一个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度是( ) 的。
A. 逻辑性
B. 瞬时性
C. 偶然性
D. 通信性
【答案】C
【解析】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最差的内聚情况。
2. 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
A. 测试用例设计
B. 概要设计
C. 程序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B
【解析】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细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可用于软件开发的概要设计。
3. 就软件产品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软件具有高度抽象性,软件及软件生产过程具有不可见性
B. 同一功能软件的多样性,软件生产过程中的易错性
C. 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不变性
D. 不同开发者之间思维碰撞的易发性
【答案】C
【解析】软件维护主要是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
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源程序,不具有不变性。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换型的DFD 是由输入、变换(或称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B. 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处理数据、变换数据和处理数据
C. 变换输入端的数据流为系统的逻辑输入,它将外部形式的数据变换成内部形式,送给主加工
D. 变换输出端为逻辑输出,它把主加工产生数据的内部形式转换成外部形式后物理输出
【答案】B
【解析】变换型的DFD 是由输入、变换(或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虚线为标出的流界。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 的基本思想。
5. 结构化分析方法(SA )是一种面向( )需求分析方法。
A. 对象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流
D. 结构图
【答案】C
【解析】结构化分析(SA )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它适用于分析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再分解成若干个更小的问题,经过多次逐层分解,每个最低层的问题都是足够简单、容易解决的,这个过程就是分解的过程。
6.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就是避开错误技术,但避开错误技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和绝无错误,这就需要( )。
A. 消除错误
B. 检测错误
C. 避开错误
D. 容错
【答案】D
【解析】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避开错误技术,即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让差错潜入软件的技术;一类是容错技术,即对某些无法避开的差错,使其影响减至最小的技术。当避开错误技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时,就需要引入容错技术。
7.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通常( )是代码编写阶段可进行的测试,它是整个测试工作的基础。
A. 系统分析
B. 安装测试
C. 验收测试
D. 单元测试
【答案】D
【解析】软件的测试通常由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组装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单元测试在代码编写到一定时候即可开始,它是整个测试工作的基础。
8. 以下不属于软件项目进度安排的主要方法的是( )。
A. 工程网络图
B .CANTT图
C. 任务资源表
D.IFD 图
【答案】D
【解析】进度安排的好坏往往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按期完成,因此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制
Gantt 图、 定软件进度与其他工程没有很大的区别,其主要的方法有:工程网络图、任务资源表等。
9. 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
A. 算法
B. 功能
C. 调用关系
D. 输入输出数据
【答案】A
【解析】从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观点来看,在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之前,需要对所采用算法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全部必要的过程细节,并给予清晰的表达。详细设计的任务就是决定各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
10.模块的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 )。
A. 模块间的联系程度
B. 模块的功能强度
C. 信息隐蔽程度
D. 接口的复杂程度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