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813软件工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软件维护是保证软件正常、有效的重要手段,而软件的下述特性中,( )有利于软件的维护。

①可测试性

②可理解性

③可修改性

④可移植性

A.

只有

B.

C.

D. 都有利

【答案】D

【解析】软件的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理解性、可移植性都对维护起很重要的作用。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变换型的DFD 是由输入、变换(或称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B. 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处理数据、变换数据和处理数据

C. 变换输入端的数据流为系统的逻辑输入,它将外部形式的数据变换成内部形式,送给主加工

D. 变换输出端为逻辑输出,它把主加工产生数据的内部形式转换成外部形式后物理输出

【答案】B

【解析】变换型的DFD 是由输入、变换(或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虚线为标出的流界。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 的基本思想。

3. 在数据流图中,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成分是( )。

A. 控制流

B. 结点

C. 数据流

D. 数据源/终点

【答案】D

【解析】数据源点或终点:是本软件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包括人员、组织或其他软件系,统称外部实体,不能被计算机处理。 统)

4. JSP 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 )。

A. 体系结构

B. 数据结构

C. 程序结构

D. 顺序结构

【答案】C

【解析】Jackson 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

5. 对象或者类的整体行为(例如响应消息)的某些规则所不能适应的(对象或类的) ( )。

A. 状况

B. 情态

C. 条件

D. 问题

【答案】D

【解析】对象或者类的整体行为(例如响应消息)的某些规则所能适应的(对象或类的)状况、情况、条件、形式或生存周期阶段。

6. 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A. 运行阶段

B. 可行性分析

C. 详细设计

D. 测试与排错

【答案】A

【解析】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其中计划阶段包括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编码阶段包括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运行阶段包括运行和维护。

7. 汽车有一个发动机。汽车和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A. —般一具体

B. 整体一部分

C. 分类关系

D. 主从关系

【答案】B

【解析】类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一般一具体结构关系和整体一部分结构关系。前者称为分类结构,用 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般化的抽象关系;后者称为组装结构,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类的组成的抽象关系。汽车有一个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一部分,因此,汽车和发动机的关系属于整体一部分关系。

8. 软件维护的困难主要原因是( )。

A. 费用低

B. 人员少

C. 开发方法的缺陷

D. 维护难

【答案】C

【解析】通常影响软件维护的难易程度的有:维护人员理解软件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测试和诊断软件错误的难易程度;修改软件的难易程度。而这些都与软件的开发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软件维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软件开发方法的缺陷。

9.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通常( )是代码编写阶段可进行的测试,它是整个测试工作的基础。

A. 系统分析

B. 安装测试

C. 验收测试

D. 单元测试

【答案】D

【解析】软件的测试通常由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组装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单元测试在代码编写到一定时候即可开始,它是整个测试工作的基础。

10.在下面的叙述中,( )不是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

A. 问题分解

B. 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

C. 结构化程序设计

D. 确定逻辑模型

【答案】C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过程式程序设计的一个子集,它对写入的程序使用逻辑结构,使得理解和修改更有效更容易,属于编码阶段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