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921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数据流图是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在下列可采用的绘图方法中,( )是常采用的。
①自顶向下
②自底向上
③分层绘制
④逐步求精
A. 全是
B.
C.
D.
【答案】B
【解析】在用数据流图对软件模型的描述工程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自顶向下、分层绘制、逐步求精;通常情况下软件系统的模型比较复杂,用数据流图自底向上来描述是不符合逻辑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原型化方法为什么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A. 运行阶段
B. 可行性分析
C. 详细设计
D. 测试与排错
【答案】A
【解析】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其中计划阶段包括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编码阶段包括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运行阶段包括运行和维护。
3. 除( )外都是00A 文档中的图形。
A. 类图
B. 状态转换图
C. 实例图
D. 服务流程图
【答案】C
【解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是确定需求或者业务的角度,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业务。在面向对象文档中包括类图、状态装换图和服务流程图。其中类图是对整个系统的描述,也称为OOA 基本模型;状态转换图的描述范围是一个对象,它位于类描述模板的对象级;服务流程图仅描述一个服务,位于类描述模板的最低级别。
4. 对于原型的使用建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周期很长的项目,能够使用原型
B. 在系统的使用可能变化较大,不能相对稳定时,能够使用原型
C.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能够使用原型
D. 开发者对系统的某种设计方案的实现无信心或无十分的把握,能够使用原型
【答案】C
【解析】不宜使用原型的情况:
缺乏开发工具,或对原型的可用工具不了解的时候。
用户不愿意参与开发。
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因为快速原型需要快速寻找和存取数据。
用户的软件资源没有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时候,因为MIS 中的模型、模块、使用设施和程序的难易程度对原型使用很关键。
5. 软件需求说明书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文件,下述( )是其应包含的内容。
①数据描述
②功能描述
③模块描述
④性能描述
A.
B.
C.
D.
【答案】D
【解析】软件需求说明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功能描述,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这是最重要的。
' 性能描述,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如存储容量、运行时间等限制。
环境描述,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如机型、外设、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要求。
数据描述,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等等。
6. 原型化方法需要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经常交互,适用于( )系统。
A. 需求不确定的
B. 需求确定的
C. 管理信息
D. 决策支持
【答案】A
【解析】原型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性较高的软件系统的开发。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用户给出的基本需求,通过快速实现构造出一个小型的可执行的模型,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让用户在试用后做出反应和评价, 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
7. 模块的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 )。
A. 模块间的联系程度
B. 模块的功能强度
C. 信息隐蔽程度
D. 接口的复杂程度
【答案】B
【解析】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8. 每个对象可用它自己的一组属性和它可以执行的一组( )来表现。
A. 行为
B. 功能
C. 操作
D. 数据
【答案】C
【解析】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对象是基本的运行时的实体,它既包括数据,也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所以一个对象的定义包括它的静态属性和动态操作的定义。
9. 在四种类型的维护中,( )是针对用户对软件提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
A. 校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答案】C
【解析】完善性维护是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近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
10.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