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848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 )。
A. 螺旋模型
B. 瀑布模型
C. 增量模型
D. 喷泉模型
【答案】A
【解析】螺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原型及其他方法来尽量降低风险。可以把它看作在每个阶段之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过程的快速原型模型,它是风险驱动的软件工程模型。
2. 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将信息流分为( )。
A. 变换流和事务流
B. 变换流和控制流
C. 事务流和控制流
D. 数据流和控制流
【答案】A
【解析】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是以结构化分析阶段所产生的文档(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软件需求说明书)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它一般将信息流分为变换流和事务流。
①变换流:信息沿着输入通道进入系统,然后通过变换中心(也称主加工)处理,再沿着输出通道离开系统。
②事务流:信息沿着输入通道到达一个事务中心,事务中心根据输入信息(即事务)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称为活动流)中选择一个来执行。
3.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属于( )。
A. 销售商
B. 使用者
C. 软件开发者
D. 购买者
【答案】C
【解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
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备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
4.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Jackson 方法)是进行( )的形式化的方法。
A. 系统设计
B. 详细设计
C. 软件设计
D. 编码
【答案】B
【解析】Jackson 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在完成了软件结构设计之后,可以使用面向数据结构的方法来设计每个模块的处理过程,因此,Jackson 方法适合于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
5. ( )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
A. 变换型
B. 事务型
C. 结构化
D. 非结构化
【答案】A
【解析】变换型数据处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这三步体现了变换型DFD 的基本思想。
6.
方法主要适用于规模适中的( )系统的开发。
A. 数据处理
B. 文字处理
C. 实时控制
D. 科学计算
【答案】A
【解析】Jackson 方法的主导思想是被解问题的程序结构往往与数据结构相对应,当问题的数据结构具有选择性质时,程序一般用选择结构来表示;若数据结构具有重复性质时,须用循环程序来处理;对分层的数据结构总是用分层的程序处理。因此,Jackson 方法适用于规模适中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
7. 软件测试可能发现软件中的( ),但不能证明软件( )。
A. 所有错误、没有错误
B. 错误、没有错误
C. 逻辑错误、没有错误
D. 设计错误、没有错误
【答案】B
【解析】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但是由于软件测试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所以说没有发现错误并不能证明程序就没有错误。
8. 在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联系
【答案】C
【解析】E-R 图也称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9. 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是模块的( )。
A. 抽象和信息隐蔽
B. 局部化和封装化
C. 内聚性和耦合性
D. 激活机制和控制方法
【答案】C
【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这两个标准分别称为内聚和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10.在四种类型的维护中,( )是针对用户对软件提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
A. 校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答案】C
【解析】完善性维护是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近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
二、填空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