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4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债务和解的方式和条件。
【答案】债务和解也称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危机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使债务人减轻债务负担,渡过难关,从而解决债务人债务问题的行为。
(1)债务和解的方式
①以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协议或者经法院的裁定,由债务人用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来清偿全部或部分债务。但是,债权人通常都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如减免部分债务本金或利息等,这样可以缓解债务人的财务压力,有助于债务人摆脱困境,并且债务人可以由此得到债务重组收益。
②债权转为股权,是指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协商,债权人将全部或部分债权转作对债务人的股权,对于债务人而言,则是将其负债转为股东权益,不再需要偿还。这样,实际上改变了负债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减轻了债务人的债务负担。
③修改债务条件,是指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协商对债务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如延长偿还期限、降低利率、减免应付未付利息、减少本金等。这种债务重组方式主要是为了减轻债务人的债务负担,使其尽快摆脱困境。
④以上三种债务和解方式的组合应用。
(2)债务和解的条件
①债务人长期不能支付债务。债务人因经营失败,而导致企业缺乏偿债能力,长期不能支付债务,并已明确表示不能支付债务,其债务总额已经大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破产或债务重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
②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同意通过债务和解方式解决债务问题。债务和解必须是在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一致同意的情况下,经过双方共同协商来解决问题,其宗旨是使债务人尽快摆脱财务困境,恢复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只要有一方不同意进行债务和解,债务人就只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进行债务清偿。
③债务人必须有恢复正常经营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道德信誉。债务人的债务问题必须是由经营失败导致的,不存在故意损害债权人合法利益的资产处置情况。同时,经过债务重组,债务人有能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尽快地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恢复偿债能力。
④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债务人经整顿后走出困境。进行债务和解的企业,必须是产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样经过债务重组之后,企业可以尽快走出困境,摆脱财务危机。
2. 什么是股利的宣布日、登记日与除息日?
【答案】股份公司董事会根据定期发放股利的周期举行董事会会议,讨论并提出股利分配方案,由公司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正式宣布股利发放方案。宣布股利发放方案的那一天即为宣布日,在宣布日,股份公司应登记有关股利负债。
由于工作和实施方面的原因,自公司宣布发放股利至公司实际将股利发出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此时间间隔内处在不停的交易之中,公司股东会随股票交易而不断易人。为了明确股利的归属,公司确定有股权登记日,凡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含登记日当天)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上的股东,都将获得此次发放的股利,而在这一天之后才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上的股东,将得不到此次发放的股利,股利仍归原股东所有。
由于股票交易与过户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只有在登记日之前一段时间前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才可能在登记日之前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之上,并享有当期股利的分配权。在除息日之前(不含除息日)购买的股票可以得到将要发放的股利,在除息日当天及以后购买的股票则无权得到股利。在除息日之前进行的股票交易,股票价格中含有将要发放的股利的价值,在除息日之后
进行的股票交易,股票价格中不再包含现金股利收入,因此其价格应低于除息日之前的交易价格。
3. 什么是可赎回债券?可赎回债券有什么特点?
【答案】可赎回债券是发行公司可以按照发行时规定的条款,依一定的条件和价格在公司认为合适的时间提前赎回的债券。一般来讲,债券的赎回价格要高于债券面值,高出的部分称为”赎回溢价”,赎回溢价可按不同的方式确定。
可赎回债券关于提前赎回债券的规定是对债券发行公司有利的规定,但同时却有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弥补债权人的损失,可赎回债券的投资收益要高于同样条件的不可赎回债券。
4. 为什么代理成本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
【答案】代理问题是指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完全一致,而契约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又使委托人无法完全约束和监督代理人的各项行为,从而导致代理人可能会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的现象。代理问题的两个主要表现是逆向选择和败德问题。逆向选择是指代理人利用其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在不同方案中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选择;败德问题则是指代理人违背当初的承诺。显然,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委托人造成损失。而不论是代理人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害,还是为防止代理问题的发生,或减少代理问题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措施,都必然形成一定的成本,即代理成本。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等不利境地时,企业可能会为维护股东利益做出某些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事情。比如进行项目替换、不恰当的进行高风险投资、投资不足、转移资金、稀释债权等。但债权人是理性的,他们可以事先想象到或预料到负债企业的股东可能采取的某些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做法,同时也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限制企业股东的行为,防止他们采取预料到或未预料到的损害行动,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措施包括:通过尽量严格和苛刻的债务合同
对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别是有关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进行限制,如限制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和回购股票,限制企业出售或购买资产,限制企业进一步借债,等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等进行审查和监督;提高利息率以弥补可能增加的风险,等等。
上述种种措施无疑加大了签订债务合同的复杂性,使签约成本上升。同时,上述做法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特别是决策效率,使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努力受损,最终导致股东财富的减少。这些损失都是代理成本的表现,而这些代理成本最终将主要由公司股东承担。但随着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增加,股东在公司中的相对利益逐渐减少,在公司价值受到损害时所遭受的相对损失也逐渐减少,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通过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来保护或增加自身利益的动力增加。因此,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随着企业负债权益比的増加而増大。
5. 现值指数指标与净现值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案】现值指数指标与净现值指标所使用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投资项目的初始投资额和投资收益的现在值,但两者的使用方法不同。现值指数考虑的是投资收益现值相对于初始投资额的相对值,而净现值指标考虑的是投资收益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差。这样,在初始投资额相
同的情况下,两者的结论将完全一致,但是,在初始投资额不同时,两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论。
现值指数讨论的是投资收益的相对值,考虑的是投资项目效率的高低,而净现值指标衡量的是投资收益大小的绝对值。对投资者(企业)来说,其用于衡量项目是否可行的基本标准是其要
,只要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项目的收益率高于必要报酬率。求的必要报酬率(资本成本)
因此,在无资本限量的前提下,企业应对所有能带来净现值的项目进行投资。而在有资本限量的情况下,企业同样应寻找净现值最大的项目组合。
6. 现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金需求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资金使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做出最佳选择。
在风险不变的条件下降低现金存量的关键在于进行有效和准确的现金需求预测和尽量做到现金收支的匹配与均衡。企业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编制现金计划,合理估计现金需求;(2)控制和调整曰常现金收支,尽量做到收支匹配;(3)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在现金管理实践中,现会收支余额完全相等的情形是很少发生的,因此,保持必要的现金余额也是自然的。现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利用某些模型或方法估计出理想的现金余额,并在实际的
现金余额偏离理想现金余额时,采取短期融资或投资策略调整实际现金余额,使之达到理想状态。
7. 如何评价合并后公司的实力?
【答案】公司合并在国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进行公司合并与收购活动。由于公司合并实际上是公司投资活动的一种,因此其根本目的应当是获取投资收益,增强公司实力和使股东财富增值。一般来讲,通过公司合并可以产生一系列协同效益,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