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0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标准化均数差

【答案】标准化均数差:SMD ,两组估计均数差值除以平均标准差的结果。

2. 二项分布

【答案】二项分布:是n 个独立的是/非试验中成功的次数的离散概率分布,其中每次试验的成功概率为p 。

3. 编码框架

【答案】编码框架亦称分类框架,通常是包括了所有问题的所有可能回答和相应的代码的表格,研宂者可依此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编码。

4. 协变量

【答案】协变量:指一些与应变量、自变量可能都有关系的连续性变量。它们的存在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要加以控制,此类分析称为协方差分析。

5. 正态分布

【答案】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即是具有两个参数机变量的分布第一参数是遵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均值,第二个参数 记作

6. 亚组分析

【答案】亚组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特征如被试的年龄、职业,将各独立研究分为不同组,然后再分别进行合并分析,比较各组及其与总的合并效应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7. 编码

【答案】编码,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编成数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8. 随机因素

【答案】随机因素:指的是该因素所有可能的取值在样本中没有都出现,或不可能都出现。

的连续型随

是此随机变量的方差,

二、单项选择题

9. 某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接受同一个测验,初一学生平均分为65分,标准差为5, 初二同学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6。结论正确的是( )。

A. 初一分数比初二分数离散程度大 B. 初二分数比初一分数离散程度大 C. 两个年级的分数离散程度无法比较 D. 两个年级的分数离散程度一样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则可以使用差异系

即初二分数离散程度更大。

10.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11.你做了一个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两个主效应显著,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那么,对于接下去作简单效应分析的选择是( )。

A. 需要,只分析一个因素 B. 需要,分析两个因素

C. 不需要,只需要用事后检验分别进行行和列的均值 D. 不需要,只需要用事后检验比较各单位格的均值 【答案】C

【解析】简单效应分析是进一步检验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两个主效应显著,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时,只需要用事后检验分别进行行和列的均值。

12.在能力倾向测验中常用的效标是( )。

A. 临床诊断 B. 特殊训练成绩 C. 等级评定 D. 专家判断

【答案】B

【解析】特殊训练成绩是能力倾向测验常用的效标,包括中间效标和最后效标问题。例如,医学院校的成绩可作为医学能力倾向测验的中间效标,而其最后效标应该是作为一个真正医生的最终成就。

13.r=-0.50的两变量与r=0.50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

A. 前者比后者更密切 B. 后者比前者更密切 C. 相同 D. 不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相关系数的定义,相关系数的正、负号表示双变量数列之间关系的方向,而相关系数数值的大小代表相关的强弱程度。因此,本题中关程度相同。

1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介于至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15.二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的效应是由此可知( )。

A. 研究中有78名被试

B. —个因素有2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3个水平

C. 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作用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有变化 D. 其主效应不显著 【答案】B

【解析】两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自由度情况如下:A 因素的自由度自由度

项的F 检验为

交互作用的自由度

故根据题意可得

误差自由度

B 因素的

交互作用

只是相关方向相反,而相

16.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