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地理“学生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主体性 探究教学 自主建构

  摘要

摘要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本文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研究理论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建构了高中地理“学生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又探索了三个变式教学模式:“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于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自主建构知识,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探究教学的缘起、内涵与特征;从新课程改革的呼唤、高考改革的呼唤两方面,阐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国内外对探究教学的研究现状;剖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预期目标。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第三部分,阐述实施学生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教学策略和一般操作步骤;详细介绍对学生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及三种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教学实践。第四部分为教学实践效果测评,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程评价的新理念,介绍了探究式地理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尝试建构了地理课堂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本人一年多来的教学实验效果进行了测评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①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学生主体性探究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②文综高考试卷强调以能力立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注重对整体把握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高考命题方向与本课题研究方向的耦合,为我们的地理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③探究式学习的本质与核心是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只有把知识自主建构的权力赋予学生,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才能真正被激发并得到发展,探究能力也才能真正得到培养。④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激励性评价可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⑤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信任、欣赏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