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9 2016年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16 2016年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25 2016年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32

一、名词解释

1. 应该如何减少和解决冲突?

【答案】冲突水平过高,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导致混乱。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和解决冲突。

(1)减少冲突的措施

①设置超级目标

设置超级。目标可以使对立的双方减弱冲突。这时,他们必须共同把精力集中到目标的实现,从而缓解互相之间的对立情绪。

②采取行政手段

a. 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减少冲突;

b. 设置综合领导;

c. 向上级申诉,由上级仲裁。

(2)解决冲突的措施

解决冲突的人际性策略共有五种典型方式。

①竞争型方式

与对方激烈竟争,寸土不让,坚持己方利益要求。当处于紧急情况下,要求采取非常行动、觉得己方完全正确或己方对对方一有很大影响力时,这种策略常能奏效。

②回避型方式

退出冲突处境,既不满足对方也不满足己方的利益。在问题为细枝末节性的、情况不大可能满足己方利益要求、冲突的解决很可能带来严重破坏或对方能把问题解决得较好时,可采取这种策略。 ③体谅型方式

愿意满足对方的利益而对己方利益则不甚坚持,忍让为怀,息事宁人。这种策略用于发现自己确有不对之处、冲突的问题对对方比对己方更重要、在和谐与稳定特别重要、己方输了又想尽量减少损失或是想让已方的人从错误中吸取有益教训时,可取此策略。它能使己方在今后又碰上问题时,在公众中有较好的名声。

④合作型方式

强调建设性地把冲突问题解决掉,目的在于最大可能地满足双方的愿望。双方表现出的行为兼有坚持与合作两种成分。基本态度是认为有冲突和矛盾是很自然的,对对方表现出信任与诚恳,鼓励人人畅所欲言,把态度与感情都和盘托出。采用此策略的目的在于学习、利用多方面来源提供的信息,找到一种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⑤妥协型方式

这是在坚持与合作之间的一种中庸之道,双方共享对方的观点,既不偏十坚持也不偏于合作的极端。此方式小能使仃何一方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只有在目标虽然重要,但却未重要到需要寸步不让,双方势均力敌,或情况紧迫,有时间压力要求速决时,才采取此策略。

2. 什么是冒险转移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冒险转移”现象是指在群体决策中冒险水平高于个人决策冒险的平均水平的现象。冒险转移现象的发现令人感到意外。这个问题引起许多学者浓厚的兴趣,要进一步探讨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各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主要有下述五种假设。

(1)责任分摊的假设

每一种包含风险的决策都与一定的责任相联系。风险越大,失败的概率越高,决策者肩负的责任也越大。责仟往往引起决策人的情绪紧张,焦虑不安,不敢贸然采取有较高风险的决策。而群体之所以采取有更大风险的决策,是因为对决策后果的责任可由群体全体人员分摊,万一决策失败,追究责任时不致独承其咎,这样就减轻了个人的心理负担。

(2)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

在群体中总会有领袖人物和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在群体活动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与胆略,往往会采取冒险水平较高的大胆决策。同时,由于对群体成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决策中有较大发言权,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证明他们采取的决策是有根据的,因而他们的决策会被群体所接受,变成群体的决策。

(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

在许多群体内,提出有根据的冒险决策会得到好评。因此,群体中的个人提出自己的决策意见时,往往要与别人的意见进行比较。如果个人的意见在冒险水平上低于群体其他成员的平均水平,则会感到不安,担心群体可能对他有不良的印象。基于这种考虑,个人在参加群体决策时提出意见的冒险水平往往要高于单独作决策时的冒险水平。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比较可能产生冒险转移现象。

(4)效用改变的假设

这种假设是用效用理论的术语来解释群体决策的胃险转移现象。从这种假设来看,在群体中通过讨论彼此交换意见,会影响到个人选择方案效用的改变。同时,彼此相互影响也会改变冒险的效用,发生趋同现象。但这种假设并不能全面解释冒险转移现象,不能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群体决策向增加冒险的方向转移而不是向保守方向转移的原因。

(5)“文化放大,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若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崇尚冒险,则这种价值观会被“放大”,从而扩散与反映到该文化中的群体决策中来。

综上所述,五种假设虽然都试图解释群体决策的冒险转移现象,但各自都不能解释全部实验材料。由此看来,很可能这种现象相当复杂,其发生受多种因素所制约,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可能不同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因此,这五种假设中的每一种都有一定意义,但不能以偏概全,而应相互

补充。

二、简答题

3.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案】一般地说,领导者的任务有两项:

(1)完成组织目标,即完成上级和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2)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这种需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领导者的两项任务决定了领导者的双重立场:一方面,他要代表上级和组织,代表组织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他应当代表组织成员的利益。一个高明的、有威信的领导者的重要标志,首先是善于将这二者巧妙地协调起来,只有存在矛盾而又无法协调时,才按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处理,并对群众进行教育。

4. 什么叫沟通? 沟通包括哪些过程?

【答案】(l )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并达到共同理解的过程。共同理解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同意,而是说人们必须对所传递信息的含义有相对准确的理解。因为群体、组织之间的沟通最终要通过人际沟通来实现,所以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沟通不同于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它有自己的特点:

①它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②它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

③心理因素在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沟通双方需彼此了解对方的动机和目的,而交流的结果是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

④在沟通中会出现人所特有的心理障碍。

(2)沟通的过程:

沟通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它包含三个要素:信息源(发送者)、信息和接收者。沟通过程中,信息首先被转化为便于传递的信号形式一一编码,然后通过媒介物(通道)传送给接收者,由接收者将收到韵信号转译回来—解码,并做出反馈。这样信息的意义就由一方传给了另一方。沟通过程包括7个部分:信息源、信息、编码、通道、解码、接收者和反馈。此外,整个过程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就是噪声。无论是内部噪声还是外部噪声都可能在沟通的任一环节上造成信息失真。沟通过程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