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冲突的来源有哪些?

【答案】冲突的来源有三方面:沟通因素、结构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

(1)沟通因素

管理者们把大多数冲突归因于组织沟通不良。完善的沟通可以使受讯者能把发讯者的信息理解得毫无差错。但这样的完善沟通几乎没有。由于这一缺憾,在沟通过程中有许多误解的时候。虽然由不成功的沟通引起的冲突不同于本质上对立的冲突,但它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2)结构因素

①规模。组织规模越大,冲突也越大。原因可能是规模越大,分工越多,层次越多,因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越易歪曲。

②参与。当下级参与程度越高,冲突水平也越高。原因可能是参与越多,个体差异也越大。而且,仅仅参与决策并不等于所提建议必被采纳。如建议不被采纳,下级无权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由于扩大参与所引起的冲突并非都是有害的,如果这种冲突可以增加群体的绩效,则应该鼓励冲突的存在。

③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

冲突的一个经常的来源是组织中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之间的矛盾。直线机构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核心活动。参谋机构的工作是辅助直线机构的。由于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的职能不同,日标不同,成员的价值观和背景不同,因此它们之间常有冲突。

④奖酬制度

奖酬制度一方多得报酬必然使得另一方少得报酬,就很容易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可以出现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也可以出现在组织之间。

⑤资源相依性

在使用组织的资源上,群体之间往往发生冲突。如果有足够的奖金和其他资源,冲突不会产生。但组织往往又不能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因此,各群体之间为了资源的分配往往产生冲突,导致协作的不良。

⑥权力

组织中权力的分布也是冲突的来源。如果一个群体感到自己的权力过小,而另一个群体权力过大,它可能会对现状提出挑战。

(3)个人行为因素

个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冲突的来源。一些人的价值观或知觉方式可能导致与他人的冲突。无论独断专行还是自卑的人,都因感到需要“自我防卫”而主动与他人发生冲突。

2. 什么是群体? 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案】(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中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①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的类型

①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a. 在大型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力一式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索有更大的作用。

b. 在小型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说要大于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a.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b. 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的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③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的原则,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a. 开放群体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开放群体中成员的地位和权利不稳定,所以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但也有其好处,开放群体可以吸收新思想和人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开放群体着眼于现在,适合发展新思想和新产品。

b. 封闭群体的成员比较稳定。封闭群体的成员等级关系严明,具有历史的眼光,适合长期规划。

二、简答题

3. 如何应用职权和知识相结合原则?

【答案】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职能人员和专家具有一些必要的职权,以便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为组织服务。为了实现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可将职能部门的功能加以扩大,扩大的方法有3种。

(1)强制性磋商

为了使下一级的直线指挥人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上能和职能部门加以磋商,上级直线指挥人员可授权某一职能部门,即让下级直线人员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事先和该部门商量,否则不予

商谈和批准,以加强职能人员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2)赞同性职权

如果上级直线指挥人员希望职能人员和专家能有更多的影响力,他可以要求下级主管在采取行动之前,不仅必须征求职能部门的意见,而且必须获得职能部门的同意。职能部门或专家具有否决权,如职工晋级、提升要得到企业的人事和劳动部门的同意。这种赞同性职权的出现,能使有关的专家有机会纠正直线指挥人员的一些错误,避免灾祸和损失。

(3)功能性职权

功能性职权,是指上级直线指挥人员将某一方面的权力完全下授给某1职能部门,该部门可直接行使直线指挥人员的权力,向下级直线人员下达命令,其效力和上级主管相同。功能性职权在理论上是希望专家们在他们的领域内握有实权,而打破一般组织中直线指挥人员和职能人员的界限。但是,过多的功能性职权将破坏命令统一的原则。

总之,要保证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则要对直线指挥人员应强调尊重专业知识,尊重科学,考虑长远。对职能人员应强调尊重权力,重视管理,讲究经济效益。双方都应当认识相互争权必然会损害组织利益,只有知识和权力结合,直线人员和职能人员结合才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 解释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答案】波特和劳勒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导出了更完备的激励模式,该理论建立在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较好地说明了整个激励过程。如图所示:

图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分析这个模式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努力来自于报酬、奖励的价值,以及个人认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受刘奖励的概率。而觉察出来的努力和奖励的概率也受到过去经验和实际绩效的影响。如果人们确切知道,他有把握完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