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127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如何正确运用群体压力?
【答案】(1)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它叫做“顺从”或“从众”。群体施加压力的方式有四种:理智讨论、怀柔政策、铁腕政策和开除政策。正确运用群体压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团体优势。
(2)群体压力影响社会从众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运用群体压力,关键是管理好从众行为,趋利避害。
①把握引导和造成从众行为的技巧,不仅可以通过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形成‘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开拓进取的舆论氛围,而且可以树立典型的榜样人物,形成合力,同心协力为目标奋斗。 ②避免和消除消极从众,企业在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淡化群体规范的作用; 员工要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 领导者要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敢于挺身而出。
(3)不能否认群体压力和顺从现象的存在,而且应当重视这一现象。一般来说,应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成员的独创精神,但也不能认为群体压力只有消极的作用,对于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
2. 应该如何减少和解决冲突?
【答案】冲突水平过高,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导致混乱。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和解决冲突。
(1)减少冲突的措施
①设置超级目标
设置超级。目标可以使对立的双方减弱冲突。这时,他们必须共同把精力集中到目标的实现,从而缓解互相之间的对立情绪。
②采取行政手段
a. 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减少冲突;
b. 设置综合领导;
c. 向上级申诉,由上级仲裁。
(2)解决冲突的措施
解决冲突的人际性策略共有五种典型方式。
①竞争型方式
与对方激烈竟争,寸土不让,坚持己方利益要求。当处于紧急情况下,要求采取非常行动、觉得己方完全正确或己方对对方一有很大影响力时,这种策略常能奏效。
②回避型方式
退出冲突处境,既不满足对方也不满足己方的利益。在问题为细枝末节性的、情况不大可能满足己方利益要求、冲突的解决很可能带来严重破坏或对方能把问题解决得较好时,可采取这种策略。 ③体谅型方式
愿意满足对方的利益而对己方利益则不甚坚持,忍让为怀,息事宁人。这种策略用于发现自己确有不对之处、冲突的问题对对方比对己方更重要、在和谐与稳定特别重要、己方输了又想尽量减少损失或是想让已方的人从错误中吸取有益教训时,可取此策略。它能使己方在今后又碰上问题时,在公众中有较好的名声。
④合作型方式
强调建设性地把冲突问题解决掉,目的在于最大可能地满足双方的愿望。双方表现出的行为兼有坚持与合作两种成分。基本态度是认为有冲突和矛盾是很自然的,对对方表现出信任与诚恳,鼓励人人畅所欲言,把态度与感情都和盘托出。采用此策略的目的在于学习、利用多方面来源提供的信息,找到一种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⑤妥协型方式
这是在坚持与合作之间的一种中庸之道,双方共享对方的观点,既不偏十坚持也不偏于合作的极端。此方式小能使仃何一方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只有在目标虽然重要,但却未重要到需要寸步不让,双方势均力敌,或情况紧迫,有时间压力要求速决时,才采取此策略。
二、简答题
3. 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隆在他的著作《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期望理论。
(1)期望理论的基础
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日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日标会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2)期望理论公式
弗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M 表示激发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
V 表示目标效价,这是指达到的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
E 表示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到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
(3)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
①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目标的概率较高,就会有信心,就可能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但是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的绩效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这种关系可在公式的期望值这个变量中反映出来。
②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这种奖励是广义的,既包括提高工资、多发奖金等物质方面的奖励,也包括表扬、自我成就感、得到同事们的信赖、提高个人威望等精神方面的奖励,还包括像担任较重要职位等物质与精神兼而有之的奖励。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就有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
③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然而由十人们在年龄、性别、资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各种需要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就不同,因而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办法给予奖励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来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 后两方面关系可以在弗隆公式中的效价这个变量上体现出来。弗隆把这三方面关系用框图表示出来了,如图所示。
图 期望理论三方面的关系
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
【答案】(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从应用广度、研究目标和研究可控制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①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a. 理论性研究是为了增加人类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它侧重于从理论上阐明某种心理或行为现象,而不着重研究成果能否应用于实践和怎样应用于实践的问题。
b. 应用性研究是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它侧重于对观察结果的证明,以及如何把这种新发现的研究成果用于改进现状。所以它对实践工作较为有价值。
c. 服务性研究是咨询人员的研究。
d. 行动研究是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研究。通过这种调查,使人们能够认清问题的所在,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策略,以减少和消除发生在组织结构、人员、技术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②以研究日标为原则的分类
a. 描述性研究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一般只反映组织行为的现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