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大学文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国立音乐院的创办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创办过程

1927年,北洋政府一厂令停办北京各高等学校所设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及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均先后宣告解散。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南下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1929年七月。国立音乐院奉命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历史意义

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既吸收了欧美音乐学院的优长,又结合中国实际,设有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专业,是后来者继承、创新的基础。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家队伍,他们所从事的音乐创作和校内外演出活动,不仅显示出学校教学的巨大成果,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他们陆续毕业走向社会后,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梁柱。

2. 略谈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改革。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戏曲不仅摆脱了解放前夕濒临灭亡的困境,而且成为一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艺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带来了戏曲艺术的繁荣

百花齐放,鼓励和提倡各民族、各地区、各剧种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鼓励和提倡各种风格流派争奇斗艳。在剧目方面,提倡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者并举”

(2)在新编历史剧中剧作家反映了新的历史观点,塑造了许多历史人物形象

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获得丰硕成果。从莆仙戏《新亭泪》、《秋风辞》到京剧《曹操与杨修》,挖掘了丰富的历史意蕴,剧作家已超越了浅近的“古为今用”的动机而深入到人物心灵的层次,书写人物的心灵史。

(3)剧作家和艺术家在现代戏创作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

新时期的现代戏从塑造老一代革命家的形象到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多姿多彩。前者在老一辈革命家形象的塑造中充盈一股凛然正气,体现了崇高的美。后者形象鲜活,色彩绚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4)戏曲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而受到特别的重视

它的深厚丰富的美学意蕴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更广泛的认同,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

革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5)探索创新精神成为新时期创作的一股强劲潮流

剧作家艺术家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辟了创作的新视角、新途径。从湘剧《山鬼》、川剧《潘金莲》到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孔乙己》、黄梅戏《徽州女人》,都体现了创作者强烈的个性追求。

(6)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认识越深

上海昆剧院对《牡丹亭》全本“缩编”演出,浙江温州推出南戏新编系列剧目,都可以看到对传统的重视,而《张协状元》、《杀狗记》等作品的舞台风格力求拙朴的古代样式,从而更强烈地显示古典戏曲所独有的魅力,这种“返古”的实质是创新。

(7)审美观念变化、舞台艺术得到发展

音乐唱腔、舞蹈动作、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灯光都努力吸收新的艺术成分,走向新的综合。在这些创造中,培养和造就了编剧、导演和舞台艺术各方面的人才,演员的队伍更呈现出后继有人、青出于蓝的良好态势。

如果丢掉传统,戏曲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如果不革新,它又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它必须走艰苦的继承、革新、创造之路。

3. 比较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答案】“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1)“典型”与“意境”的相同点

二者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二者同属于美学范畴。

②_者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③在被欣赏接受时,典型与意境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2)“典型”与“意境”的区别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二者含义不同

a. “典型”的含义

“典型”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是高度完满的统一。

b. “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并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意”侧重于艺术家情志、理想的主观创造,是情与理的结合; “境”侧重于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

②二者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点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 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③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诸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4. 请简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要主张。

【答案】(1)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内涵

法国新浪潮电影指法国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它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即作者电影和作家电影。代表作有亚兰雷内《广岛之恋》和尚卢高达《断了气》。

(2)“新浪潮”电影的主要主张

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②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

③启用非职业演员。

④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

⑤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

⑥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等,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

⑦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5. 何为舞蹈作品的意境?

【答案】舞蹈作品的意境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意境。舞蹈意境的创造过程通过景、情、形、象、境的结构层次表现出来。

(1)“景”

即舞蹈作品的特定时空,是舞蹈作品中触发人物情感的外部环境。有了景,人物方能见景生情、情随景迁。舞蹈作品中的景,有时虽然也使用一些灯光、布景来衬托,但主要是依靠舞者虚拟性、假设性的舞蹈动作、姿态的连续变化过程来描绘和表现。舞者在舞蹈的过程中通过状物来叙事,通过造景来抒情。

(2)“情”

即舞蹈的原动力,也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人物没有情、不动情,就无法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意境中的意,实质就是指人物的一种情思、情志和情意。只有情真,才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