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然而,大体的说来,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答案】(1)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作决定收入分配的第一位的因素。经济效率高,所得到的收入也高; 反之,经济效率低,所得到的收入也低。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的问题。
(2)要做到效率优先,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就是要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也就是要承认个人的天赋能力的差别、承认后天努力的差别、承认努力结果(这些结果可能包含了纯粹运气的作用)的差别,总之,承认一切合法和合理的差别,并把这些差别与它们的结果即收入联系起来。在这里,“合理”的和“合法”的差别就是指上述由于个人的“天赋”、“努力”或“运气”之类因素造成的差别,而不包括利用各种非法手段造成的差别。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只有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来决定收入的分配才可以使各种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才可以使经济的效率达到最大。任何对市场机制的不必要的和不恰当的干预都只能起到妨碍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经济效率的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办法,刺激人们去努力工作、储蓄和投资。如果没有这一机制,社会就要寻找其他的替代办法。比如,积极鼓
,或者,强制要求“完成任务”,等等。然而,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这些替励“奉献精神”
代的办法至多也只能暂时地适用于少数社会成员,而不能长期适用于大多数社会成员。
(3)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平等。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条件下,还必须兼顾公平。为了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②促进机会均等; ③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J 胜收入; ④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2. 近年来,我国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周期性波动的态势:价格在丰收年份往往很低,但次年会有较多幅度的上升……如此反复。试对此进行解释,并分析就此采取的政策。
【答案】(1)对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态势的解释
在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的态势是由农产品供给的变动引起的。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于1,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又不易储存,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下面结合发散型蛛网模型进行分析。
图中,由于农产品缺乏需求价格弹性,所以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假定在第一期由于某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实际产量由均衡水平Q e 减少为Q 1。根据需求曲线,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 1,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月,于是,实际价格上升为君。根据第一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月,按照供给曲
线,生产者将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 2在第二期,生产者为了出售全部的产量Q 2,接受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P 2,于是,实际价格下降为P 2。根据第二期的较低的价格水平P ,生产者将第三期的产量减少为Q a 。在第三期,消费者为了购买全部的产量Q i ,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升为只,于是,实际的价格又上升为P 。根据第三期的较高的价格水平P 3,生产者又将第四期的产量提高到Q 4。可以发现,如此循环下去,如图所示,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上下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E 所代表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越来越远。
发散型蛛网
(2)可以采取的政策
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可以采取的政策有:①政府或相关机构向农民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生产; ②建立农产品的库存机制,适当根据农产品的需求稳定农产品市场的供给,从而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③严厉打击或抑制农产品的投机行为,稳定农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稳定市场价格。
3. 反映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有何特征?
【答案】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列。消费者可能把不同商品组合排在同一个序列,这个序列代表了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无差异曲线是指带给消费者同等满足程度的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反映了偏好的性质。无差异曲线有以下特征:
(1)商品空间中任意一点都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表明消费者可以比较任意的两个商品组合,确定它们是无差异,还是有差异;
(2)通常的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则必然伴随另一种物品消费的减少;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
(5)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表不任意两组商品组合的加权平均至少比两组中的一组好。
4.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 为什么?
【答案】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就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来说,当MP L >APL 时,AP L 曲线是上升的; 当MP L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一般来说,平均产量可以衡量劳动生产率,当企业主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用更多工人。企业在决定工人的雇用时,总是将工人的边际产量和工人的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边际产量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会选择雇用工人。所以,企业主在雇用工人时更关注边际产量。 二、计算题 5. 考虑一个纯交换经济,此经济只有两个消费者A 和B ,两种商品x 与y 。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的效用函数定义 为 。 (1)请给出完全竞争均衡的定义。 (2)请给出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定义。 (3)请给出这个经济所有可能的帕累托最优控制。 (4)假设初始财富配置为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各拥有5单位x 与y ,x 与y 的价格比为当经济达到完全竞争均衡时,这个价格比能否大于l? 为什么? (5)假设条件如上,这个价格比能否小于l? 为什么? 【答案】(1)完全竞争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存在的一般均衡状态,即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都恰好相等。 (2)帕累托最优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3)因为这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无差异曲线是两条直线,因此这个经济的帕累托有效配置应该 ,这个经济的总察赋 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