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乘坐收益曲线策略

【答案】乘坐收益曲线策略是指这样一种投资策略:如果在进行投资时,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同时,投资者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收益曲线的形状和收益水平都将保持稳定(即利率风险很低),这时投资于长期债券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当收益曲线不变时或向下滑动时,乘坐收益曲线策略将为投资者带来明显的高收益。如果收益曲线向上滑动,但不超过一定范围,乘坐收益曲线策略的投资收益仍然高于一年期的债券收益率。因此,投资者是否打算采取乘坐收益曲线策略,主要取决于其对收益曲线向上移动程度的判断。

2. 权益报酬率

【答案】权益报酬率又称“净值报酬率”, 是指企业税后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综合经营业绩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说明股东账面投资额的盈利能力, 在对同行业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进行比较时经常使用。高的权益报酬率通常反映出公司把握了好的投资机会, 并且对费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但如果公司选择使用比行业标准高的债务水平, 则高的权益报酬率可能是过高财务风险的结果。为了更深入地考察该比率, 可以利用“杜邦分析方法”, 将该指标分解为几个因素。其公式为:

3. 资产收益率(R0A )与股权收益率(ROE )

【答案】资产收益率(R0A )是指公司减除利息和税款前的收益额(EBIT )与公司平均总资产之比,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纯利润/资产总额。股权收益率(ROE )是指公司净收益与公司股东权益之比,其计算公式为:股权收益率=纯利润/资本总额。公司总资产由负债和权益两方面构成。资产收益率指标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相关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是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能力的集中体现。股权收益率指标反映了银行资本的增值程度,同股东财富直接相关,因此受股东的格外重视。

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产收益率和股权收益率都是衡量企业盈利性的比率,二者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性越强。在既定的利率和税率下,企业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也可以提高公司的股权收益率。如果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超过其支付给贷款者的利率,则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其债务/权益比率来提高公司的股权收益率;如果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低于其支付给贷款者的利率,则公司

可以通过降低其债务/权益比率来提高公司的股权收益率。

4. 经营风险

【答案】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和经营费用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可以用经营杠杆来表不,经营杠杆常用DOL (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来表不。即:

可以推导出

二、简答题

5. 试述由多项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集合的效率边界。

【答案】(1)分析多项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基本方法是马柯威茨模型(两项资产只是多项资产的一个特例)。该模型遵循以下七个基本假设:

①投资者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

②投资期为一期;

③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即在收益相等的条件下,投资者选择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

④投资者根据均值、方差以及斜方差来选择最佳投资组合;

⑤证券市场是完善的,无交易成本,而且证券可以无限细分(即证券可以按任一单位进行交易);

⑥资金全部用于投资,但不允许卖空;

⑦证券间的相关系数都不是-1,不存在无风险证券,而且至少有两个证券的预期收益是不同的。

(2)N 项风险证券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项资产期望收益率的权重平均:

式中E (R )表示第i 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率,

这种资产组合的方差为:

式中:

=第i 项资产的收益率方差

=第i 项资产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资产i 与资产j 的相关系数。

(3)将每个证券的期望收益、标准差以及由单个证券所能构成的全部组合的期望收益、标准差画在以标准差为横轴、以期望收益为纵轴的坐标中,就会生成证券资产组合集合,其基本形状如图所示。 为第i 项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图 阴影区域为N 项资产的资产组合集合,它是一个平面区域在区域

BERF 内,包括了全部单个证券与全部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的坐标点。集合左边界BERF —段为最小方差边界,即在相同期望收益的条件下,由投资风险(方差或标准差)最低的资产(证券)组合所组成的曲线。

BF 线段的下半部BE 段为无效率边界。在这一段,期望收益越高,风险越低,投资者只会选择这一段的最高点,因为在最高点E 上,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最高,而风险却是最低的。

BF 的上半部即ERF 段为效率边界,它包括全部有效资产组合。有效资产组合的定义为:在相同风险情况下期望收益最大的组合,或者在相同期望收益的情况下风险最低的组合。

效率边界是凸向纵轴的,与效用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正好相反,这是协方差效应的结果。

(4)对多项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效率边界的分析。

选择效率边界上的任意两点E 和R ,由于这两点在效率边界上,因此这两点都是有效组合。E 和R 两个组合又可以构成第三个组合。E 和R 两个组合的收益将决定第三个组合的收益,而E 和R 两个组合的风险以及二者的斜方差决定了第三个组合的风险。由于存在着斜方差效应,因此新的组合不可能落在直线ER 的右边,最差的情况是E 和R 两个组合的相关系数为1,此时第三个组合将落在ER 线上,如果E 和R 两个组合的相关系数小于1,第三个组合将位于一条弯向左方的曲线上。

在图1中,E 点为EF 线的顶点,为全球最低方差组合,因为没有别的组合的方差比E 点组合的方差更低。F 点被称为最大收益组合,因为没有别的组合的收益比F 点组合的收益还高。在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F 点的组合通常只包含一种证券,该证券在全部证券中期望收益最高。B 点与F 点相反,为最低收益组合。B 组合也通常包含一种证券,该证券的期望收益最低。

极端组合为在期望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风险最低的那个组合。理解了极端组合,也就可以构建全部的效率边界。由多项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集合的效率边界,就是由全球最低方差组合(E 点)至最大收益组合(F 点)中所有极端组合的集合,也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边缘曲线ERF 。因为在ERF 曲线上的资产组合比起阴影区域内部资产组合,要么在同样风险程度上有更高的期望收益率(如R 点相对于w 点),要么在同样期望收益率下有更低的风险(如R 点相对于1点)。ERF 是这一资产组合集合的效率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