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757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危机

【答案】社会危机是指由于各种矛盾的尖锐化,使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前途丧失信心,甚至绝望,赌博盛行,犯罪日增,邪教大兴,吸毒成风等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的现象。社会危机己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社会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的剥削,工人阶级的相对和绝对贫困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财富分配极不公平。资产阶级与下人阶级的不断加深的矛盾,将最终催生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2.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答案】(1)名义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工人得到货币工资后,要用它去购买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

(2)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由于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价格会发生变化,这必然要影响同量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可见,货币工资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出工人的实际收益和实际生活状况,只有实际工资才能确切地反映出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通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消费品价格稳定、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越高。反之,由于消费品价格卜涨,即使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有所增长,实际工资也会下降。因此,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会造成名义下资和实际下资的不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总有一些差距,名义工资不能准确反映和说明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

3. 商业流通费用

【答案】商业流通费用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支出的各种费用。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种。(1)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而引起的费用,如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等,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系的费用。这部分流通费用可以从己经增大了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2)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流通费用。这种费用包括:商业店员的工资、广告费、办公费、簿记费、商店设备等方面的开支及其他一些费用开支。纯粹流通费用是从剩余价值总额中得到补偿,它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所以,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及这部分利润归根到底是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答案】(1)私人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每个商品

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他们私人的事情,生产于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劳动成果也归他们自己所有,经营的盈亏也由他们自己负责,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

(2)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都具有社会的性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分散的单个商品生产者并不知道他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不知道他的私人劳动是否能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商品的交换来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各种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 上地价格

【答案】土地价格是指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原始的土地是天生的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被私人占有,能够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地租收入,因而也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也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土地价格相当于一定量的货币资本,把这一定量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每年所得利息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通过出租每年所获得的地租。土地价格的高低,从理论上说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量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同地租量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以及其他因素,是比较复杂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6. 价值量

【答案】价值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价值的大小就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多少来决定。又由于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如天、小时、分等),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愈多,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劳动时间就愈少,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可见,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量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 超额剩余价值

【答案】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单个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问,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超额利润

【答案】超额利润是指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只有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

9. 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又被称为多国公司,它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开设分支机构并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联合国有关组织对跨国公司的内涵作出了规定:(1)跨国公司必须在2个或2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2)在国外分支机构不少于6个; (3)海外业务必须占总公司业务的25%以上; (4)有统一的决策体系,内部实行一体化的经营策略。早期跨国公司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跨国公司发展处于缓慢和停滞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与一般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

(1)跨国公司以全球性的战略安排来确定经营目标; (2)跨国公司在经营方式上趋向于多样化和当地化; (3)跨国公司在所有制形式上更趋向于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跨国兼并规模巨大、强强联合、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等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微观主体,对经济全球化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跨国公司也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经济中的新矛盾,其中包括国家主权与公司干预的矛盾、国家战略与公司战略的矛盾、东道国国家利益与跨国公司利益的矛盾等等。

10.通货膨胀

【答案】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的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中使用非实物性的信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所发生的现象。通货膨胀降低了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引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发生,归根结底,必然有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加。一般说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和引起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效率。通货膨胀可有以下多种分类:按其程度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按其是否可以预期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非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按其成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隐蔽型通货膨胀和公开型通货膨万长。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