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理论前沿与热点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抽象劳动
【答案】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2. 国际金融市场
【答案】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范围内进行短期资金借贷、长期资本流动、外汇和黄金买卖,以及证券发行等各种金融交易活动的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1)国际货币市场是经营短期(1年以内)资金借贷的市场。其特点是调节短期资金的流动性。主要满足工商企业、银行以及各国政府的短期资金融通的要求。(2)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进行1年以上的国际性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其主要职能是筹资和运用中长期的资金,为工商企业、中央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某项特定的用途而提供的1年以上的中长期的资金借贷。(3)外汇市场是外汇交易的场所。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有固定场所的有形市场; 二是没有固定场所的无形市场。(4)黄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市场。有的国家的黄金市场对黄金的输出输入加以限制,有的则不加以限制。
3. 价格标准
【答案】价格标准(或称价格标度)是指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
(l )作为价值尺度,它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 作为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
(2)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 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准确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 南南合作
【答案】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由于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
南端,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四种:(1)组建经济联盟或共同体。这是一种高级合作方式,合作范围较广,合作内容涉及生产、流通、金融及宏观经济政策。如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2)建立共同的贸易机构和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共同金融合作机构。(3)各种专项合作。主要是跨地区的联合经营,某种产品的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进行某一重点项目或重点工程的合作。(4)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会议。为了协调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政策,这些国家之间通过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交流信息,寻找共同的战略出发点并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南北对话中用一个声音说话,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指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为资本家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本身并不是资本家追求的目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生产能够出卖的商品; 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还要带来剩余价值。把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6. 浮动汇率
【答案】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予固定,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任其涨落。外国货币供过于求时,外币就贬值,本币就升值,外币的汇率就下浮; 而外国货币供不应求时,外币就升值,本币就贬值,外币的汇率就上浮。而当汇价跌至低限度或涨到高限度时,国家货币主管部门没有义务进行维持。浮动汇率制度有多种分类:根据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根据浮动方式,浮动汇率可以划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一篮子”货币浮动,以及钉住某一种货币浮动等。浮动汇率制的主要长处是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爆发货币危机; 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等等。缺点是经常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 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难以奏效,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得不到解决; 对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利。
7. 超额剩余价值
【答案】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单个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
余劳动时问,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8. 市场价值
【答案】市场价值是指通过部门内部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商品社会价值。例如某种产品的总量,是由不同生产条件的各个企业生产出来的,它们具有不同的个别价值。全部商品的个别价值的总和,构成这种商品总量的价值总额。以商品总量除价值总额所得到的单位商品的平均价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是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在一般情况下,市场价值由中等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而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劣等生产条件企业或优等生产条件企业生产的商品在部门中占绝大多数,这时,市场价值就由劣等企业或优等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调节。市场价值不会与个别价值完全相等,只是与其相接近。
9. 借贷利息
【答案】借贷利息是指职能资本家为了获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额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率的高低有一定的界限。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就会因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不去借款; 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贷出货币资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二是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上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走势等。
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他们的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各自的劳动都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生产者独立进行生产决策,产品归生产者私人占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市场交换得到解决,在市场交换中,私人劳动只有转化为社会劳动,得到社会承认,私人生产者的个体利益才能得到实现。随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进一步发展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通过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以及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
二、简答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