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8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15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21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文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之现代汉语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29
一、名词解释
1.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2. 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3.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4.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5. 平仄相间
【答案】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在近体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也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6. 连绵词
【答案】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
,如“忐忑”; 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仿徨”; 以及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 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己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7.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二、简答题
8. 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答案】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2)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3)就一种语言来讲,其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9. 同字同音词和一词多义,有时很难区分。试用下列各词,分别造几个句子米说明哪些是同音词,哪些是多义词。
新生 杜鹃 疙瘩 苦
【答案】区分同形同音词和一词多义,主要看义项之间有无联系。
(1)新生
①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刚产生的或刚出现的。)
②是党给予我新生。(新生命)
③中文系招了一百余名新生。(新入学的学生)
(2)杜鹃
①远处飞来了一只杜鹃。(鸟名)
②满山的杜鹃都绽开了新蕾。(花名)
(3)疙瘩
①脸上长满了疙瘩,挺难看。(皮肤上突起的硬结)
②面粉受潮结成了疙瘩。(块状或球状物)
③一天只吃了一小疙瘩馒头。(量词)
(4)苦
①黄连虽苦但能治病。(一种与甜相反的味道)
②生活苦一点,没什么,不能没了志气。(难受、痛苦)
③这些年全仗她支撑门户,可真苦了她了。(使难受、使痛苦)
例①、②的“新生”意义有联系,属于一个词,是一词中的两个义项。例③的“新生”是另一个词,与例①、②的“新生”形成同形同音词。两个“杜鹃”意义间没有联系,各是一词,形成同形同音词。“疙瘩”、“苦”中的各例说明它们都具有两个以上互有联系的义项,是多义词。
10.下列短语哪些词与词搭配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哪些是模棱两可的? 你能不能归纳出“猛烈、激烈、剧烈”在词义方面的异同?
轰击猛烈 轰击激烈 轰击剧烈
抨击猛烈 抨击激烈 抨击剧烈
风势猛烈 风势激烈 风势剧烈
运动猛烈 运动激烈 运动剧烈
反应猛烈 反应激烈 反应剧烈
壮怀猛烈 壮怀激烈 壮怀剧烈
疼痛猛烈 疼痛激烈 疼痛剧烈
言词猛烈 言词激烈 言词剧烈
争论猛烈 争论激烈 争论剧烈
【答案】(1)判断正误
轰击猛烈√ 轰击激烈× 轰击剧烈×
抨击猛烈√ 抨击激烈√ 抨击剧烈×
风势猛烈√ 风势激烈× 风势剧烈×
运动猛烈× 运动激烈√ 运动剧烈√
反应猛烈× 反应激烈√ 反应剧烈√
壮怀猛烈× 壮怀激烈√ 壮怀剧烈×
疼痛猛烈× 疼痛激烈× 疼痛剧烈√
言词猛烈× 言词激烈√ 言词剧烈×
争论猛烈√ 争论激烈√ 争论剧烈×
(2)异同
猛烈、激烈、剧烈三者都有“急剧”的意思。
猛烈:侧重于气势大、力量强,适用范围广;
激烈:侧重于动作、言论、性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