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态助词

【答案】动态助词是指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状态的助词,又称时态动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动态又称为“体”或“情貌”。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2. 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3. 字音

【答案】字音是把一个字的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作声调。

4.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5.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6.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7.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二、简答题

8. 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叱咤风云 精雕细刻 居高临下 老马识途 倩人捉刀

危如累卵 落拓不羁 披沙拣金 不刊之论 泰山北斗

【答案】(1)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2)精雕细刻:精心雕琢,细致刻画。比喻十分认真,非常细致。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和刻意追求完美的精神。

(3)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 临:面对; 面临。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亦形容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

(4)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5)倩人捉刀:请人代作文章。

(6)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7)落拓不羁:落拓:放浪; 不羁:不受约束。形容行为放浪,不受拘束,性情豪放,行为散漫。

(8)披沙拣金:拣,挑选。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9)不刊之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10)泰山北斗:北斗,北斗星。比喻德高望重或者有卓越成就而被众人敬仰的人。

9. 主语相对于谓语动词有哪些语义关系类型? 请举例说明。

【答案】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十分复杂,当谓语表示动作时,主语可以是动作的发出者、

主动者,也可以是动作的涉及者、被动者; 当谓语不表示动作时,主语既非施事,也不是受事,可以说是中性的。概括起来,主语相对于谓语动词的语义类型主要有:

(1)施事主语

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即施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施事于动作”。例如:狼把小羊咬死了。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施事,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也包括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

(2)受事主语

主语表不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被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3)中性主语

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又称为非施受主语。例如: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其中的谓语或谓语中心有时用及物动词,有时用不及物动词,后面一定有宾语,主宾之间语义上有领属关系。

(4)其他的语义内容

主语除了上述语义类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例如,可以表示动作结果,如“大楼盖好了”; 表示工具,如“钝刀割肉”; 表示原因,如“外伤容易感染”; 表示处所,如“汤里搁上点肉

,等等。这些小类也可以归入中性主语的大类里。 松”

10.什么是音节? 音节结构分析的元辅音分析法来自何处? 有何特点。

【答案】(1)音节由音素构成,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发音时,每一次咽喉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

(2)音素有两类:元音和辅音。汉语音节一般都有元音。鼻辅音可在音节开头,也可在音节末尾。英语一个音节里还可以连续两三个辅音形成复辅音。

(3)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来自于西方的现代语音学。这种分析方法属于线性分析,可用于世界各种语言,包括汉语。

11.什么是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 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案】(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2)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3)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动宾式、偏正式和主谓式。

(4)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 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

(5)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①形式上:成语短小凝炼,多为四字结构; 谚语是一个固定的语句; 惯用语短小定型,大多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