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823经济法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市场的含义。
【答案】经营者在市场中的地位,是指在与该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有关联的、有边界范围的市场中的地位。这就需要考察与经营者竞争行为相关的市场。具体的市场,总是由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所构成的。相关市场,是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因此,相关市场的相关性,是指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在产品和服务种类上的相关性、空间上的相关性和时间上的相关性。相关市场可以分为:
(1)种类上的相关市场,指能够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和替代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包括同类产品和服务市场、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2)空间上的相关市场,指在能够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和替代产品和服务所分布的空间范围内的市场。
(3)时间上的相关市场,指能够与经营者的产品和服务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和替代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测算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的市场。
2. 简述价格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价格法具体调整以下几种价格关系:
(1)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在制定和执行价格方针、政策和法律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
(2)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经营者和公民之间在确定作价原则,制定、调整和执行商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中发生的价格关系。
(3)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经营者和公民之间在价格监督和检查过程中发生的价格关系。
(4)各种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因相互提供商品和服务而发生的价格关系。
3. 简述我国新的银行监管体制。
【答案】银行业监管体制,是指国家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分方式和组织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机关共同监管; 二是设立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我国采用的是上述第二种监管模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法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分别对全国证券市场和全国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
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包括中央银行的监管和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
(1)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流通,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监督管理黄金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等。
(2)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对经其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在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4.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审计法修订案,请简述《审计法》修订的主要方面及其意义。
【答案】《审计法》修订的主要方面及其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审计法》是经济监督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维护国家则政经济秩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己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审计法律制度进行了修订,主要是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1)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修订后的《审计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规定,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政府对审计工作报告所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也应当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这将有利于强化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责,加强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审计机关在为本级政府代拟审计工作报告时,将重点报告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强调从总体上分析和反映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同时,还应适当报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求的其他审计情况。
(2)完善审计监督职责
修订后的《审计法》对审计机关职责进行了相应调整。在原审计监督职责的基础上,将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等,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增加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明确了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的职责。
《审计法》修订对审计监督范围所作的调整,使得审计机关在审计混合所有制的企业、金融机构,多元化投资的事业组织和建设项目,以及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的相关审计报告时,更加有法可依,能够对国有资产实施史加充分、有效地审计监督,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权力运行的规范与制约。
(3)加强审计监督手段
修订后的《审计法》,在保留原有相关权限的同时,根据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了审计机关的权限。如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并检查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及其管理系统,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封存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有权提请公安、监察、工商等机关予以协助等。
新的《审计法》强化了审计机关的行政权、执法权,这些新增的审计权限,有利于强化审计监督手段,更加及时有效地揭露和查处隐蔽性的违法违规问题。
(4)规范审计监督行为
修订后的《审计法》,在赋予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要的审计权限的同时,也设定了审计机关行使权力的条件和程序,以规范审计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如必须在有证据证明并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查询被审计单位公款私存的账户; 封存被审计单位违规取得的资产必须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履行必要的封存手续,不得影响被审计单位合法的业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要慎用审计权力,注意掌握政策,保护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个人的合法权利。
为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充分保障被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修订后的《审计法》对审计程序作了一些新的规定,主要是增加了审计通知书送达的例外情形,提出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概念并明确了其编审程序,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确定为对外发表审计意见的法律文书,规定了审计机关审议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程序等。
5. 审计有哪些类型?
【答案】根据审计的主体和性质不同,可以将审计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1)国家审计,是指由专门设立的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公共资金的运用状况进行的审计。该类审计多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目的是实施国家的经济或财政监督。
(2)民间审计,是指由民间或社会审计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所实施的审计。
该类审计可能是任意性的,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法定、强制性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如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要求特定种类、范围的公司必须聘任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等。
民间审计的目的主要是经济鉴证和协助投资、经营决策,也是加强公司等法人治理和税收、证券监管等政府管理监督的重要手段,审计活动本身具有社会自治或行业自律性质。
(3)内部审计,是指由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
该类审计原则上应由市场及社会主体自定,但在我国在一定范围内为法定,在相当程度上为国家审计的延伸,目的在于进行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以纠错防弊,改善管理、经营。
6. 我国的会计监督体制如何?
【答案】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会计监督体制包括: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