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
A. 运动后过量氧耗
B. 氧亏
C. 吸氧量
D. 耗氧量
【答案】B
【解析】A 项,运动后过量氧耗是指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B 项,氧亏是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CD 两项,吸氧量是指肺换气过程中进入到肺泡毛细血管中而被机体利用的氧气的量,又称耗氧量。
2. 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主要以( )为根据。
A. 生长发育规律
B. 形态与机能
C. 心理
D. 性腺卵巢的机能
【答案】D
【解析】根据性腺卵巢功能的变化,女子一生可划分为五个生理阶段,即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幼年期卵巢尚未发育,青春期卵巢开始发育,性成熟期卵巢的发育成熟,更年期卵巢机能开始逐渐消退,到了老年期卵巢机能便会完全消退。
3. 由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明显减退,所以在剧烈运动时,老年人的( )会急剧增加,成为心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之一。
A. 心率和血压
B. 心率和血糖
C. 血压和血糖
D. 血糖和脉搏
【答案】A
【解析】老年人心肌萎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沉着等一系列问题造成
组织供血和供氧能力下降,因此体力的负荷能力明显减退,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时,心率加快和血压急剧增高,成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之一。
4.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都是( )的结果。 A. B. C. D.
【答案】B
【解析】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都是Na+内流的结果,只是在局部反应期间,Na+内流量极有限,还不足以引起动作电位。
5. 如果视细胞对某一波长光线的敏感性比正常人弱,则称之为( )。
A. 色盲
B. 色敏
C. 色弱
D. 色差
【答案】C
【解析】人体如果对某一波长光线的敏感性比正常人为弱则称为色弱;若是缺乏对某一波长光线敏感的视锥细胞,即称之为色盲,
6. “第二次呼吸”产生在哪种状态?( )
A. 赛前状态
B. 进入工作状态
C. 真稳定状态
D. 假稳定状态
【答案】B
【解析】“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减少,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机能水平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7. 引起卵巢排卵的原因是( )。
A. 月经中期卵泡刺激素突然升高
B. 月经中期黄体生成素突然升高
C. 月经中期孕激素突然升高
D. 月经中期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
【答案】B
【解析】排卵前,脑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 )升高,LH 可促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后者促
使卵巢合成多种酶,使成熟卵泡顶部组织的胶原纤维之间起黏合作用的蛋白多糖变性,卵泡壁张力降低,促使成熟的卵泡破裂而排卵。
8. 健康成人安静时每分需氧量为( )。
A.250ml
B.500ml
C.750ml
D.1000ml
【答案】A
【解析】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消耗一定的氧气量,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需要摄取适宜的氧,以满足机体的能量代谢所需,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
9. 水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表现在完成与陆地上相同强度运动时( )。
A. 肺通气量増大
B. 吸氧效率下降
C. 心排出量减少
D. 搏出量增加
【答案】C
【解析】水环境中,由于水的密度和压力的作用,血液回流增加,因此,心率要比陆上水平低。人在水环境中运动时的乎卧姿势给心脏工作带来有利条件,游泳时全身肌肉的静力紧张成分少;在有节奏的动力练习中,加上有节奏呼吸的加深,给静脉血的回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水波对身体表面的拍击,对静脉回流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水环境中运动可使循环功能发挥更大潜力。与相同强度的陆上运动相比,水中运动的心率和心输出量较低,这可能和水的漂浮作用使身体保持姿势紧张的肌肉量减少有关。
10.“第二拐点”出现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 )状态。
A. 工作
B. 疲劳
C. 恢复
D. 稳定
【答案】B
【解析】第二拐点是指稳定状态结束时,人体整体工作效率出现了开始下降的阶段称第二拐点。人体内能量代谢及血液中相关化学物质含量均明显高于第一拐点。
二、简答题
11.简述乳酸阈产生的机制。
【答案】乳酸阈产生的机制
(1)运动时肌肉缺氧
人体在运动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运动肌肉的氧供应不足,使得一部分肌糖原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供能产生乳酸。肌乳酸由肌细胞扩散进入血液中,导致血乳酸浓度増高。